正文 第10章 料敵篇(3)(2 / 3)

海爾集團靈活地將“馬特萊法則”,又稱80:20法則運用於幹部管理,使其的“賞罰原則”注入了新的內容。具體來說,就是從管理學角度,把80:20作為確定比值,要側重抓關鍵的人、關鍵的環節、關鍵的項目,即20%,以帶動80%。運用該法則於管理,即職務越高,責任越重。對於錯誤和責任,幹部與員工責任分別為80/20,即幹部要對其下屬的錯誤負80%的責任,具體工作人員負20%的責任。“誰掌握多大權力,誰就承擔多大責任”。雖然管理人員是少數,但是,賦予了職權,就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因此,海爾的管理是到位的,事無巨細均有人管;海爾的運轉是高效的,職權利責,賞罰分明。海爾經過短短十幾年的發展,從一家瀕臨倒閉的小企業迅速成長為具有世界聲譽的國家特大型家電企業,它的成功並不是偶然的。海爾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已被作為成功的案例,寫進哈佛大學、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的案例庫,成為全球通用的教材,這在中國企業界是前所未有的。這標誌著海爾已經從最初的學習借鑒國外先進管理方法發展到以自己的創新管理進入國際管理界的前沿。海爾創新的人力資源管理對中國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製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將有極大的啟迪和借鑒作用。

四見可而進,知難而退

【原文】

吳子曰:“凡料敵,有不卜而與之戰者八。一曰疾風大寒,早興寤遷,剖冰濟水,不憚艱難。二曰盛夏炎熱,晏興無間,行驅饑渴務於取遠。三曰師既淹久,糧食無有,百姓怨怒,祅祥數起,上不能止。四曰軍資既竭,薪芻既寡,天多陰雨,欲掠無所。五曰徒眾不多,水地不利,人馬疾疫,四鄰不至。六曰道遠日暮,士眾勞懼,倦而未食,解甲而息。七曰將薄吏輕,士卒不固,三軍數驚,師徒無助。八曰陳而未定,舍而未畢,行阪涉險,半隱半出。諸如此者,擊之勿疑。”

“有不占而避之者六。一曰土地廣大,人民富眾。二曰上愛其下,惠施流布。三曰賞信刑察,發必得時;四曰陳功居列,任賢使能。五曰師徒之眾,兵甲之精。六曰四鄰之助,大國之援。凡此不如敵人,避之勿疑。所謂見可而進,知難而退也。”

【注釋】

寤:睡醒。寤遷,指夜間行動。

三軍:周朝的編製,天子六軍,大國三軍,每軍1.25萬人。春秋時,晉國有中、上、下三軍,以中軍之主將為三軍統帥。楚國則稱中、左、右三軍。這裏是軍隊的統稱。

阪:山坡。

陳:宣揚、表彰的意思。

【譯文】

吳起說:“不必透過占卜判斷敵情就能夠與之交戰的有八種情況:一是在大風嚴寒中晝夜行軍,破冰渡河,不顧部眾艱苦的;二是盛夏炎熱,出發遲緩,中途又不休息,快速行軍又饑又渴,隻顧趕往遠地的;三是部隊長期在外,糧食用盡,百姓怨恨憤怒,不祥之兆屢屢出現,而將帥製止不住的;四是軍需物資耗盡,柴火飼料所剩無幾,天氣陰雨連綿,無處可以掠取補充的;五是兵員不足,水土不服,人馬患病,鄰國不來相助的;六是路程遙遠,時已黃昏,士兵疲勞恐懼,既困倦又饑餓,解甲正在休息的;七是將吏能力薄弱,士眾軍心不穩,全軍一夕數驚,三軍孤立無援的;八是部署未妥,宿營未畢,或翻山越險隻過了一半的,遇到這類情況,都應當迅速進擊,不要遲疑。”

“不必占卜預測就應該避免和敵人作戰的情況有六種:一是土地廣大,人民眾多而且富裕的;二是君主愛護百姓,恩惠普及全國的;三是賞必有信,罰必明察,行動及時的;四是論功授位,任用賢能的;五是軍隊眾多,裝備精良的;六是有鄰國協助,大國支援的。凡在這些方麵不如敵人,就應避免和它作戰而不必遲疑。這就是要求視敵情可進則進,知道難以取勝便迅速退走。”

【心得】

這段文字乃是論述掌握敵情、順應時勢、臨敵決策的謀略思想。

吳起首先指出,對敵情應盡可能深入、詳盡地了解,而不必占卜;要找出敵人的弱點,抓住戰機、迅速出擊,給予敵人致命的一擊。

在臨陣對敵時,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所謂知己,就是正確評估我方的實力,才能確定應該采取何種攻勢,是以攻為主,還是以守為主,或是以守為攻。所謂知彼,就是掌握敵方動靜,了解敵方作戰策略,以找出相應的對策,等待製勝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