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料敵篇(6)(1 / 2)

隨著海爾產品在東南亞地區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為了進一步提升海爾產品的競爭力,1996年以來,海爾相繼在東南亞地區建立了5個工廠,大大加快了在東南亞地區實施本土化經營的步伐。

1996年,海爾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了菲律賓海爾,生產電冰箱等產品,目前海爾品牌已在菲律賓樹立了高質量的品牌形象,產品已覆蓋整個菲律賓地區,是當地一個非常有聲譽的家電品牌。

1996年6月,在印尼雅加達,印尼海爾公司成立,生產電冰箱、冷櫃等家電產品,該廠特點是通過帶料加工帶動整機出口,市場啟動較快,品牌樹立迅速,現在,海爾產品黑、白、米色家電均已出口印尼,是海爾出口東南亞地區產品最多、品種最全的地區。

1998年8月,海爾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建立了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滾筒和波輪洗衣機。海爾集團本著“先有市場,後建工廠”的建廠原則,在成功打開馬來西亞市場的同時,建立了分公司,並整套輸出海爾優良的洗衣機技術和先進的“OEC”管理,使合資工廠高效穩定的運行。馬來西亞海爾負責人說:“海爾先進的技術,先進的管理使馬來西亞充滿了活力。”現在,海爾冰箱、空調、VCD、吸塵器、電熨鬥等產品占據了馬來西亞高達很高的市場份額。

2000年8月,海爾在越南胡誌明市建立了越南海爾,主要生產200升左右的大冰箱,現在生產的無氟冰箱、全自動洗衣機在越南市場供不應求。

2000年5月,海爾在孟加拉達卡建立了生產基地,生產冰箱、空調等產品,不到一年的時間,海爾在孟加拉市場品牌聲譽提升迅速,200升左右的冰箱、(窗式)空調、全自動洗衣機等產品在孟加拉供不應求,市場份額、聲譽已可與日本、韓國匹敵。

在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海爾集團抓住機遇,在馬來西亞、泰國、孟加拉、菲律賓等城市建立了大量的戶外廣告,產生了巨大的效果。正如海爾集團所預言的那樣:當東南亞金融危機過去之後,市場重新啟動時,人們看到最多的便是海爾,海爾深深紮根於東南亞了。

21世紀,因特網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發展,為經濟的全球化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麵對全球競爭,企業為了立於不敗之地,必須重視信息的收集與利用,尤其是利用因特網收集競爭情報。因特網通過桌麵訪問的方式提供各種各樣的免費或者低成本的信息。

如何合法收集獲取您的競爭對手的情報呢?

第一、定期瀏覽相關網站。國外領先產品的今天可能就是我們產品的明天,了解國外新產品的情況及發展趨勢,對幫助我們自己開發新產品極有幫助。查找產品信息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從有關公司、商店、行業協會的網站上查找。特別是在生產廠家的站點上,往往會有對產品的技術性能信息的詳細說明。如我們有不明白之處,還可發電子郵件詢問。我們不妨選擇國外幾家業內領先企業,定期訪問他們的網站,跟蹤他們的新產品開發信息。最好的辦法是作為競爭者顧客一員。

第二、經常參加行業聊天室。由於企業一般有較強的保密意識,所以在其網站上公布的信息常常經過特殊加工,一般深度不夠,而且時效性較差,往往是企業已經或即將推出的新產品的信息。如何獲取質量更好的信息呢?參加行業聊天室是一個好辦法。特別是技術人員組成的聊天室。在不經意的閑聊中,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往往可以得到很多有價值的信息。

第三、注意跟蹤競爭對手的招聘廣告。產品是需要人來開發的,從競爭對手對應聘人員技術背景的要求上,我們可以判斷出其新產品開發的基本方向。網上有無數招聘網站,我們可以從中選擇幾個競爭對手經常發布廣告的站點,觀察他們的人員需求情況,特別是對技術人員的需求情況。

第四、查找專利數據庫。由於專利審批需要一定時間,而且需要公布專利的一般資料,所以,觀察競爭對手的專利申請情況是了解其新產品開發計劃的途徑之一,網上也可查找專利。我們可以直接通過專利數據庫或委托專利事務所代理查詢。

根據聯合國權威部門統計,約有90%~95%的新技術是在專利文獻中報道的。通過檢索競爭對手在某一技術領域申請的專利,並對這些專利及專利文獻內容進行深入分析,便能判斷出競爭對手的研究與開發方向、經營戰略以及產品和技術優勢等。專利申請的成功就意味著競爭對手在未來幾年裏獨占這一市場。而且利用專利文獻引進最新技術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十分重要的途徑。

第五、從其他網上媒體獲取競爭者信息。如果競爭者是一有較高知名度的公司,我們可以通過網上電子版報紙等和電視台的網上站點,如電視台對競爭者的報道來了解競爭者,我們也可以在搜索引擎中輸入競爭者的名字做關鍵詞,然後查找網頁來獲取有關競爭者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