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言為心聲。一個人在說話的時候,多多少少總會反映出其內心的一些活動。如:他(她)向往的是什麼,他(她)需要的是什麼,他(她)追求的是什麼,他(她)喜歡的是什麼,他(她)愛好的是什麼,他(她)注意的是什麼,他(她)學習的是什麼,他(她)聯絡的是什麼,他(她)評價的是什麼,他(她)議論的是什麼,他(她)傾向的是什麼,他(她)述說的是什麼等。這些通過語言上的表述都可以準確地反映出他(她)內心世界的真實想法和用途。
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假話和謊言。如果我們不能及時地發現並識破其內心中的陰謀詭計,那就可能被說假話和謊言的人所欺騙。輕則使我們損失錢財,重就會讓我們蒙受冤屈,從而失去最珍貴的友情和愛情。
人心難測,不可不防。我們聽到和看到過有太多的人曾經被欺騙的故事,甚至在你的身上就發生過。難道,我們就甘心情願再被那些心懷叵測的人所欺騙嗎?我想,你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們絕對不需要再欺騙了!但是,在現實的工作與生活中,你可能還會遭到那些“壞人”的不止一次的欺騙。究其原因,是你需要掌握一種識別這種人的方法。“促膝交談而觀其心”,是可以幫助你累積許多經驗,從而識破假話和謊言的。
牢記住:我們千萬不要再被一些甜言蜜語或表象繁榮的假象所迷惑了。睜開你的“火眼金睛”吧,把那些具有陰謀詭計的“騙子”識破,就讓他們的“騙術”無所用途。
第十一、觀其好惡而知短長。他的長處和短處都在那些方麵,通過觀察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來了解其愛好和厭惡、就會發現其優劣。“觀其好惡而知短長”,是指根據一個人的習慣行為來判斷和考察他的特長及短處。在現實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與愛好。人們總是在選擇自己新的行為方向,或始終保持一個如一的行為習慣與行為定勢。通過觀察一個人在生活中的一些選擇,就可以發現他(她)的喜好與厭惡。因為,選擇,就意味著有取有舍。絕大多數人會選擇自己很喜歡或比較喜歡的事物來進行操作和把玩。
每個人都有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他們可能是物品或人物,也可能是某種行為成習慣(比如有的人就特別喜歡清潔,甚至達到了潔癖的程度)。玩物會喪誌,賭博變質,抽煙、喝酒傷身;愛學習會使人進步,愛工作會便人勤奮,愛思考會使人有成,愛他人會使人有情,愛江山會使人有感等,不一而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與愛好:有的喜歡經商賺錢,有的喜歡從政當官,有的(還是大多數)喜好抽煙、喝酒,有的愛好下棋、打牌,有的喜歡上網、聊天,有的喜歡跳舞、唱歌,有的喜歡寫作、思考,有的喜歡看球、參賽,有的喜歡遠行、旅遊等。人類生活真是豐富多彩,所以,才有那麼多的喜歡與愛好。當然,事物的發展總是兩方麵的,人類的習慣與愛好也是同樣,當人們有喜好一麵的時候,也會有他厭惡的一麵。比如,有的人就是不願意學習,有的人就是討厭工作,有的人就是憎恨賭博,有的人就是害怕鍛煉等,人在厭惡的方麵也是很多很多的。我們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喜好與厭惡,也就可以從中判斷出他的專長、優點,同時可以看出他的短處及缺點。中國有句老話說得好:習慣成自然!自然顯本性嘛。“觀其好惡而知短長”,實際上就是根據人的習慣行為、嗜好特點來判斷一個人的真正專長及短處。
喜歡與愛好是有其程度區分的。喜歡與愛好,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一個人的嗜好。那麼,可以說,沒有什麼別的比嗜好更能反映一個人的本質了。嗜好,不必考慮別人的眼色,不受他人或法津的製約,他完全是出於自願的。所以,也就最能暴露出一個人的深層心理結構了。嗜好的範圍幾乎完全是自我的孤獨領城,它是不能強加於人的,由此也就可以證明嗜好是人的潛意識的最好流露。
玩物與嗜好所告訴你的,可以說是這個人的一切。從千差萬別、形形色色的嗜好中,可以發現和總結出其中的一些奧妙,並能得出一些結論。一個出色的人類學家(或是上等人才),每到一地,就可以立刻發現當地的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行為取向與行為類型,由此,他就可以得出一些令人拍案稱奇的結論。實際上,為人們所稱道的福爾摩斯,就是一個訓練有素的人類學家。
第十二、觀其交遊而知賢肖。他是否賢良,通過觀察和了解其結交的都是哪類朋友,就可以斷定其是好人或壞人了。古人雲:“審其好惡,則其長短可知也;觀其交遊,則其賢不肖可察也。”這就是說,看看他所喜愛的和厭惡的,他的長處和短處也就可以知道了;觀察他交往的朋友,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也就可以判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