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論將篇(5)(3 / 3)

日本的九家商社包括三菱、三井、丸紅……其外銷業務占60%。這些綜合性商社的特點是為廠商作設備與技術的提供,它們在海外有2000家分支機構,每天傳回約6000頁有關貿易的經濟、政治、法律等情報。而綜合商社所經手的產品多達2萬多種,除銷售外也重視售後服務。

綜觀日本綜合商社能有如此龐大的影響力,最重要的原因乃是其能“知己知他”,掌握全世界市場的動態,而為日本廠商提供完備的服務,使其在國內外市場上,都能達到領先的地位。特別是三井,在1971年建立了著名的三井環球通訊係統。1981年實現了一係列電腦化,形成了嶄新“字母顯示資訊輸入通訊係統”,從東京連接世界87個國家和地區的149個海外分支機構,全部用專線電傳。其依靠東京、紐約、倫敦、悉尼和巴黎五個電腦控製中心,分別管轄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和中東地區。各中心之間用通訊衛星連接,所有通訊線路總長度達44萬公裏,可繞地球11圈。另外,1981年三井物產商社駐中國的情報人員獲知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需要大量進口廢鋼鐵,而駐紐約的情報人員獲悉美國有大量的廢鐵出口,他們便意識到“這裏有油水可撈”。於是立即兩頭牽線,一年後大批廢鐵便從美國轉口到中國,三井物產商社從中大發一筆。

日本各商社搜集各國經濟情報的廣泛、迅速和準確,令人刮目相看。據報道,日本最大的五家貿易公司在世界各地的情報人員就有1.4萬多人,每年開銷的通訊費用達1億多美元。現在,日本企業隻要1~3分鍾,就可查詢到日本與世界各地進出口貿易的商品品種、規格等資料。50~60秒鍾,即可獲得世界各地金融市場的行情。由於其對市場、對手和顧客的需求了如指掌,在競爭中自然容易獲勝了。

要達到知彼,特別是隨時隨地的知彼,確實很難。但要“知己”,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一個公司中,經營者要了解自己公司的實力、員工的能力和消費者對產品的反應;還要了解公司麵對危機時的應變力如何。這些分析不是坐在辦公室就能得到的,特別是規模龐大的公司,必須到現場實地觀察,而繁多的資料更需借助電腦分析。

在“知己知彼”的策略中,有一個相當重要的內容,那就是知“對手之性”。軍事家拿破侖就是一個善於研究對方將帥的專家。每當開始一場戰爭的時候,他首先注意的是對方的統帥:是穩健多智的戰術家還是暴虐躁進的草莽勇夫,膽怯多疑還是機警果敢,是貪利好名還是廉潔謙恭?先摸透這一切,然後才統籌全局,權衡利弊,決定自己的戰略戰術。憑此,他曾下了許多著離奇驚險的妙棋。

中國人傳統的“觀人”方法,在區分君子和小人的時候往往會從以下8個方麵進行考察:

一是觀氣象:如果一個人看上去穩健莊重,態度溫和,接觸之後,令人感到謙遜安詳,威而不猛,這樣的人是君子。如果一個人態度諂媚,喜怒無常,就是小人。

二是觀舉止:舉止大方,是君子;舉止萎縮慌張,是小人。

三是觀胸襟:心胸廣闊的人是君子,可以幹大事;而胸襟狹窄的人,將來可能會“以私廢公”。

四是觀學識:學識越豐富,越能忘我和去除私心。這樣的人做事更多為公益;反之則可能存私心。

五是觀心性:通過測試和考驗,可以考察人的本性如何。比如,在一個人麵前說出秘密的事情,看看他能不能保守秘密,借此可以知道這個人是否信守承諾。

六是觀所處:根據人所處的不同地位,特別是在他的地位發生顯著變化之後,對其前後的表現加以對照,就可以看出人的本性善惡。

七是觀言談:古人認為,沉默寡言的人往往是道德之士;說話滔滔不絕的人往往性情浮躁。

八是觀操守:所謂“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對“觀操守”最好的解釋。

當今市場,一個企業獨霸某行業,無一個競爭對手的情況早已不複存在。知曉、了解自己的競爭對手已成為廠商們極重視的一件事。究其原因,市場競爭首先表現在同行企業之間的競爭。“同行是冤家”這句俗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競爭的實際情況,盡管這種表述並不全麵、準確。客觀情況是,同行業企業的規模、資金實力、生產水平、技術力量、職工素質、銷售能力、發展戰略、具體產品、銷售方式等,都直接影響到市場需求狀況、影響到本企業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