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6年10月13日,拿破侖率領的法國軍隊與普魯士軍隊相遇在耶拿城附近。耶拿城北有座蘭德格拉芬山,聳立於狹窄又蜿蜒曲折的薩勒河穀旁邊。西北麵的山坡俯臨一片起伏不平、形狀不整齊的高原,霍恩洛厄率領的普魯士軍隊就在這高原上紮營。
普軍並沒有利用有利的時機展開立即進攻,法軍因此有機會迅速調度一切可以調動的部隊,從耶拿城北麵和西麵的山坡登山。
傍晚,拿破侖親自登上蘭德格拉芬山觀察那一片高原。與此同時,法軍在耶拿城找到一個牧人,他指示一條更北一點的小道,沿著這條小道,穿過勞塔爾峽穀,可以通到那片高原。在山的南麓是一個比較開闊的河穀,名為米爾塔爾。有一條路沿著這個河穀通往魏瑪。也就在這一邊,山坡陡峭、樹木叢生,而且有很多峽穀,其中一個名為施內克及崞杻的峽穀婉蜒而上。由於高原上有村落和樹林,地形複雜,普軍賴以取勝的橫隊陣勢無法展開,卻有利於拿破侖那種以大群散兵為前鋒而繼之以密集縱隊為主力的作戰方法。
霍恩洛厄對拿破侖的行動一無所知,以為眼前隻有拉納率領的一支法軍軍團,並且判定隻有米爾塔爾這條路可以進入高原,於是把主力全都部署在這一邊,而在蘭德格拉芬山那邊卻沒有充分警戒。
法軍在拿破侖的指揮下,趁著黑夜在山頂集結軍隊,內伊和蘇爾特的軍團費了大半夜和清晨的時間向耶拿進軍,在右麵或北翼列陣;拉納和近衛軍據守中間高地,奧熱羅軍團則在米爾塔爾威脅著扼守施內克的薩克森和普魯士軍隊。拿破侖還手持提燈,親自指揮士兵沿著峽穀的羊腸小徑,把一組一組的大炮拉上山頂。拂曉時刻,法軍發動突擊,將普軍打得措手不及,很快取得了耶拿戰役的勝利。
戰爭中,選擇和利用地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古今中外的軍事家在領兵作戰中無不重視地形的選擇和利用。拿破侖在耶拿戰役中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條件,迅速集結大量部隊,奪取了居高臨下的優勢,然後突然向敵軍發起進攻,一舉奪得了勝利。
在《三國演義》第六十八回,孫權應諸葛亮之約,出兵進攻曹操空虛的東部防線。合肥守將張遼向曹操告急,於是曹操盡撤西部大軍,來救合肥,與孫權接戰。
孫權為挫曹軍銳氣,決定趁其遠道而來又立足未穩之際,率先進攻。這種情況下首戰是非常重要的,是氣勢上一方壓倒另一方的關鍵所在。部將淩統主動求戰,於是帶3000人奔向曹營。與曹軍先鋒大將張遼交鋒,走馬奮戰50多個回合,不分勝負。孫權恐怕淩統有閃失,才讓呂蒙接應他歸回本陣。這一仗雖沒分勝負,但對曹軍也起了一定的震懾作用,吳將亦相當驍勇!
甘寧見淩統出了風頭,就要求孫權讓他當天夜裏隻帶100名戰士奔襲曹營:“要是損失了一個人、一匹馬,也不算成功!”孫權讚賞他的勇氣,就同意了。
甘寧作戰前動員:“今天夜裏,咱們奉命偷襲魏營。請大家和我一起滿飲一杯酒,然後努力向前!”
那100名戰士聽到後,麵麵相覷,心中很是不情願,因為這樣做風險畢竟很大。甘寧見狀,拔劍在手,怒喝:“我作為大將,還不惜生命,你們還有甚麼遲疑的?”戰士們見甘寧變了臉,都被他的聲威震懾,於是起身行禮:“願出死力,跟您一起去。”結果大敗曹軍。
出其不意是一種非常冒險的策略,但如果運用成功,會收到非常滿意的效果。
在經營做生意方麵,也要遵循“地利”原則,即正確選擇店址,是開店賺錢的首要條件。一個經營項目很好的店鋪,若選錯了店址,小則影響生意,大則還可能導致“關門大吉”。科學選址將使你獲得“地利”優勢而生意興隆。
第一、依據人氣選址。好的位置雖然不是絕對的,但卻有很多共性,如人口流動性大、交通方便等,所以選擇好位置必須考慮以下因素:人流量:平常、假日及日、夜來往人次和比例;車流量:汽車、摩托車往來流量;交通:目前及未來可能增減的運輸工具;馬路寬窄與停車問題;區域特征:競爭店、互補店、金融機構及文教、休閑設施等;人口勘察:該區人口數量、消費習慣等;商圈勘察:主要及次要商圈範圍、租金、價位。
第二、依據地段選址。購買店鋪作為不動產投資的一個品種,具有既可出租、又可自營的雙重特性,早就引起了投資者的注意。但是,並不是隨便買個店鋪都能賺錢,店鋪的選擇大有講究。
投資店鋪講究地段,店鋪的地段一般有三類:第一類是成熟的中央商務圈;第二類是成型的商圈,多鄰近大型的住宅區或就業中心區,能吸引大量就業人口的商務辦公樓或經濟開發區;第三類是住宅小區內部。
在成熟的中央商務圈投資店鋪,投資額較大,而且不同商務圈的性質及發展程度,都將直接影響店鋪的經營效益及場地的租金。這種店鋪的運作首先是借了近在咫尺的整個商圈的人氣,再者有固定的人流量保證,方可“大樹底下好乘涼”,得來全不費功夫。
一般說來,就業中心區為住宅區提供了需求市場,住宅區為就業中心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店鋪的興起,將啟動住宅與就業的二度興旺,特別是新建樓盤的品質和價位會有明顯提高,這反過來又會使店鋪的增值更為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