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應變篇(5)(3 / 3)

魏勝堅守海州城也是采取避其銳氣,退而求之謀略的成功戰例。

宋孝宗初年,金人再次南侵,魏勝率抗金義軍堅守海州,金軍數次圍攻,都被打退。金軍初到時,魏勝下令固守城池,不許出戰。金人不知虛實,轉而渡河襲擊關後,魏勝則入城搶占了金軍必經之道砂堰,掩護士民進城後,閉門堅守。一天黎明,有霧起,金軍趁機從四麵攻城。魏勝激勵士兵竭力抵抗,在城上投石射箭,阻撓意圖攀上城牆的金兵。魏勝還令人熔化鐵水澆下,使金兵不敢靠近城下。金軍攻城不克,遂將海州城包圍在中間,使宋人無法衝出。過不了多久,因金主亮駕崩,金兵解圍撤走。

過些時候,金國又遣10萬兵馬攻海州。這時恰巧有宋將李寶帶著部隊乘舟經過,魏勝便與李寶聯合夾擊金軍,將其打敗,戰死的金兵都被投進堰河畔。

金人不甘心失敗,又派五斤太師征召的各路人馬20餘萬前來攻打。金軍先分出一支部隊向海州城西南進發,企圖截斷宋軍的糧道。魏勝則料敵於先,精選剽悍壯士3000人,騎馬趕到石闊堰,堵住了金兵的去路,金人隻好退回。魏勝指揮城中軍民與金軍主力展開較量,他下令偃旗息鼓,寂若無人。敵圍城數重,卻驚疑不敢進攻。相持了幾天,才試探性地樹雲梯、填護城河,派兵士攀上城頭。豈知這一切早在魏勝預料之內。隨著一陣鼓響,滿城旗幟立起,矢石俱發,接著又是滾熱的鐵水潑下,金軍驚恐逃竄,魏勝開城門放出火牛追趕。金人連續攻城三晝夜,仍不能靠近城下。隻好暫時休戰,構築營寨,斷絕河道,與魏勝的部隊對峙。

這時,魏勝不再固城不出了,他不斷派兵騷擾敵營,常常乘其不備,在夜晚洗劫金軍營寨,並放火燒其器械。同時,聯絡李寶的官軍,請他們派部隊支援。正當金人被擾得心煩意亂,不得已再次全力攻城時,李寶的騎兵部隊趕到,大破金軍。

魏勝堅守海州城兩年,他用兵靈活多變,虛虛實實,時而詐敵以智,時而破敵以勇,使金人望而生畏。後來他在作戰時中箭身亡,朝廷賜謐“忠壯”,並在其犧牲的地方建立祠堂。

秦王嬴政二十年(公元前227年),楚國國勢日衰,但尚據江淮廣闊地區,是秦統一事業的一大障礙。秦攻取趙邯鄲(今屬河北)後,即移師向南,對楚作戰。秦王嬴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秦將王賁取楚10餘城。嬴政不聽王翦以60萬大軍全力攻楚的建議,遣李信、蒙武率軍20萬攻楚。二十二年,李信、蒙武兵分兩路深入楚地,企圖圍殲楚軍。楚名將項燕隱蔽主力,尋隙反擊。李信軍未能捕捉楚軍主力決戰,回軍與蒙武會師。楚軍暗中尾隨三晝夜,出其不意地攻擊秦軍,殺七都尉,李信大敗回師。秦王嬴政複起用老將王翦為將。二十三年,王翦率軍60萬經陳(今河南淮陽)之南屯軍平輿(今河南平輿北)。楚傾全力迎擊秦軍。秦軍堅守營壘,持重待機。楚軍求戰不能,回師東撤。王翦揮軍追擊,大敗楚軍,殺項燕。秦軍乘勝攻占城邑,二十四年破楚都壽春(今安徽壽縣),虜楚王負芻,楚國滅亡。秦始皇統一六國的事業至此基本完成。

“避實擊虛”這一原則在國內的營銷實踐中已被廣泛運用,但我們習慣上僅從“差異化”的角度來解釋,這是不夠的。可以試舉幾例:

第一、產品上的避實擊虛。在康師傅、統一所控製的高價方便麵市場,產品口味一直是主要的賣點和優勢,也就是產品“實”的方麵,今麥郎如果也強調自己的口味,將出現“硬碰硬”的局麵,以今麥郎當時的品牌實力絕對是凶多吉少。但是今麥郎將進攻的方向轉移到對手的麵餅上,對手的麵條不精道、不耐泡,這是對手產品的弱點,是“虛”的方麵,以自己的“彈麵”攻擊對手的弱點,一舉成功。

五穀道場將其他方便麵的“油炸食品,不健康”作為“虛”的位置,進而“乘虛而入”,在思想上是正確的,可惜方法上出現問題,功敗垂成,令人惋惜。

合效策劃機構在為某保健酒進行定位時,避開了主流保健酒抗疲勞、壯陽等等的功效宣傳,而采用“解乏快”這一全新的功能訴求,也是定位中“避實擊虛”思想的體現。

第二、渠道的避實擊虛。在“兩樂”統治的可樂市場後,娃哈哈發現市場並不是鐵板一塊,一二級市場雖然被“兩樂”牢牢占據,但在更廣闊的三級市場,其市場根基並不牢固,這是“兩樂”在渠道上“虛”的地方,非常可樂避開一二級城市,目標直指三級市場,為自己尋找到了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