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一周用餐調查表。你知道食物中有營養成分?
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食物中含有較多的脂肪。等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碳水化合物。
食物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應該養成什麼樣的飲食習慣?
討論;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飲食搭配不合理、不科學的地方。
說一說
家庭一兩用餐查表修訂為一廣營養食譜安排表。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
2.通過調查活動,培養學生搜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的能力;通過對飲食習慣問題的思考與討論,培養學生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3.了解一般飲食營養搭配的方法,合理安排自己和家人的飲食。
活動準備
1.教師查閱“飲食與健康”的資料,對食品中的各種營養成分、各種營養成分對於人體的重要作用、生活中存在的不良飲食習慣以及它們的危害有一個較全麵的認識。
2.學生在課前家庭一周的用餐情況進行調查,並填寫家庭一周用餐調查表。
3.學生通過不同渠道獲取關於“飲食與健康”的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圖片、書籍、照片、光盤、錄像等)進行搜集,準備課上交流。
活動建議
1.從彙報調查結果人手導人新課,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記錄表發現盡管人們的飲食習慣各不相同,但都以糧、油、蛋、肉、蔬菜等為主要食品。
2.在學生發現了食物的主要種類之後,緊接著請學生思考這些食物含有的主要營養成分。由於課前布置了“查閱資料”的活動,這個問題建議由學生解答。要求學生在教材以外找出含有營養物質豐富的食物。教師可以增加一個問題:這些營養成分對我們有什麼好處?學生隻有了解了各種營養成分對於健康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意識地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3.研究應該養成什麼樣的飲食習慣時,要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鼓勵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說出自己的理由。不提倡學生完全按照資料上的文字進行解釋。
4.課的最後要把學生的認識轉化為實際行動。從學生分析自己的不良飲食習慣入手,根據在活動中獲得的收獲和體會,修訂食譜安排,逐步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
5.建議用1課時完成。
背景資料
1.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蛋白質能為我們提供生命所需要的能量(熱量以糧食為主的膳食,總熱量的60%~70%來自於碳水化合物。也有人稱其為糖類或澱粉類來自於脂肪,來自於蛋白質。
2.蛋白質的供給,對青少年來說十分重要。它不僅是熱能的提供者之一,還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缺少蛋白質,會造成身體發育緩慢、抵抗力下降。特別是青少年,更應該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3.維生素也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營養成分。在人體中,維生素不能提供熱量,也不是肌體的成分,但在維持人的正常生理功能方麵,有很重要的作用。如:維生素人主要與人的視覺有關,另外對人的抗感染能力、生長繁殖能力有一定影響;維生素C對骨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維生素C可以預防敗血病、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保護體內維生素E、人和抗感染、抗感冒等作用。維生素的種類很多,主要存在於新鮮的蔬菜、水果、豆類、動物肝髒等食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