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放大鏡觀察你的指紋是什麼樣的。

現察你和同組同學的指紋,研究指紋的形狀可以分成哪幾種?你的指紋各屬於哪一種?

活動目標

1.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培養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歸納概括能力和實驗能力。

3.感受到指紋的惟一性,了解指紋的種類和簡單的收集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分組材料:放大鏡、印台、蠟、火柴、橡皮泥。

2.選用品:滑石粉、光潔的玻璃或金屬製品、皮老虎等取指紋材料。教師準備演示材料:指紋種類、收集指紋方法的圖片或投影片。

3.學生準備:筆、草稿紙和相關的資料。

活動建議

1.印指紋之前,應該先讓學生在草稿紙上試一試。指紋是否清晰直接影響觀察效果,指紋能否印清晰,取決於學生的經驗。學生通過練習,可以獲取相應的直接經驗,讓他們互相交流,說一說怎樣能把指紋印清晰,達到互相學習、取得經驗的目的。

2.著重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態度和敏銳的觀察力。為了引導學生深入細致地觀察,教師可以設計“辨別指紋”的活動。每個小組內部指定一名學生悄悄地印好指紋。(不要讓別的組學生發現是誰印的)然後連同他們每個人的“指紋檔案”一同交給其他組,看哪個組能夠準確地辨別出指紋是誰留下的,是哪個手指的指紋。這樣安排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促使他們認真觀察,增強他們的競爭意識,也能使學生感受到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特的,惟一的。

3.在活動中滲透創新意識的培養。創新無處不在,本課雖然不是以培養創新意識為主要目的,但是在各個環節中都能夠對創新意識的培養有所體現。如印指紋時可以讓學生思考:除了印台、印泥還可以用什麼印;取指紋時可以讓學生思考:它還有什麼用處。

4.注意學生的衛生健康問題。取指紋的活動需要使用滑石粉或其他粉末狀的物品。從健康的角度考慮,應該教育學生用皮老虎吹,不要用嘴吹,以免吸人過多的粉塵。還要教育學生注意衛生,無論是印指紋還是取指紋,手上都會留有髒東西,不要蹭到身上、衣服上,特別是眼睛裏,還要盡量注意衛生清潔。

背景資料

1.指紋:人的皮膚上有很多紋理,其中,手指肚上的紋理就叫做指紋。指紋是凸起的脊紋和凹陷的溝紋形成的,一旦形成,終生不變。

2.指紋的類型:弓形紋全部由弓形平行紋理組成,無三叉點;其形紋從一側起始,斜向上變曲後再回歸原側,僅有一交叉點;鬥形紋則有兩個交叉點。

3.人們對指紋的認識及應用:我國早在兩千年前就開始利用指紋。從唐代起,用指紋作為立字據的憑證已很普遍了,至今還常以指紋代替印幸。在刑事案件中,指紋更是認定犯罪嫌疑人的有力證據,利用指紋特征來偵破案件,已被世界各國刑偵機構所廣泛采用。由於世界上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指紋是完全一樣的,人們可以靠它識別人的身分,例如指紋就是依靠指紋來判斷誰是主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