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農民插嘴道:“對,就同這莊子裏的地主老財一樣,上次金兵打來,他們嚇得一道煙溜了,到今天也不敢回莊,聽說是害怕金兵再來。他們永遠不回來才好呢!”
辛棄疾感慨地說道:“鄉親們講的都是事實。不過你們日子過得好象還不錯,這兒也似乎沒有受過兵災似的,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呀?”
大漢伸出了兩隻握得緊緊的大手,驕傲地笑了笑:“全靠我們這兩隻拳頭!”
“兩隻拳頭?”
“對,一隻拳頭是對付金兵的,另一隻拳頭,哼,真人麵前不說假話,就是對付地主老財和你們官府的!”
大漢愈說,精神愈加煥發,“八年前,金兵又打過來了,這裏的地主老財和知州都逃得不見影子,鄉親們就緊靠在一起,跟金兵狠狠地幹了一場!別的地方都變了天,我們這裏卻穩如泰山!敵人圍攻了三個月,沒占到一點便宜,倒白白賠了幾百條性命!後來金兵逃走了,地主老財在城裏串通那個知州,一會兒向我們要這個租,一會兒向我們催那個稅,我們嫌煩了,幹脆就向他們伸了伸拳頭,他們倒也乖覺,再也不敢照麵啦!”
辛棄疾又問道:“圍了三個月,你們吃什麼?”
大漢笑道:“這有什麼難處?平時大家都是莊稼人,打仗時大家都是兵士!敵人白天來,我們就一齊出去打;他們夜裏不敢來,我們就一齊出去收莊稼!敵人一顆糧食也弄不到,我們就是被圍三年也不怕!”
辛棄疾聽了,不禁稱讚道:“你們的辦法真好,我回去以後,一定要其他莊子都照你們這樣辦,你們看怎樣?”
群眾紛紛說道:“都能這樣辦,金兵就甭想到這兒來了!”
大漢又把辛棄疾打量了一番,說道:“看來你和以前的知州好象有點不一樣。”
“是嗎?”辛棄疾笑道。
“我看得出來。”大漢接著說道,“過去沒聽說知州還隨身帶著寶劍的——你要這幹嗎?”
辛棄疾的臉色嚴肅起來:“這把寶劍巳經喝過不少敵人的血了!”
大漢驚異地望著辛棄疾:“我不相信你們當官的有這個能耐,不然你給我們舞一趟看看。”
“可以!”辛棄疾爽朗地應道。於是拔劍出鞘,在屋前的一小塊空地上揮舞起來。他那嫻熟的劍術,引起了群眾不斷的讚歎。舞完一趟,辛棄疾大喝一聲“殺賊”,做了一個大鵬展翅的架勢,然後麵不改色地收起了劍。
大漢凝神看了半天,心中暗暗詫異。辛棄疾剛收起劍,他便迫不及待地上前問道:“你這身劍術是跟誰學的?”
“跟漢老爹學的。”辛棄疾衝口應道。
“漢老爹?”大漢更加驚異了,“他姓啥?”
“姓劉,叫劉漢。”辛棄疾也開始奇怪這大漢為什麼要這樣尋根究底。
“你叫辛棄疾,是不?”大漢叫了起來。
辛棄疾驚異極了。他睜大了眼睛,一把抓住大漢的手,急切地問道:“你怎麼知道我的名字?”
大漢沒有直接回答,仰頭哈哈大笑:“快跟我來,我帶你去見一個人——不,是一家人!”說罷,不由分說,拉著辛棄疾的手就走。
群眾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也都擁在後麵。
轉過一道山坳,就是一座半新的茅屋。屋前,一個五六歲的小孩正在揮舞著一把木劍。辛棄疾見了這把木劍,心中一動;再看看那長得非常精靈的孩子,又好象是在哪兒見過似的。
“小劉京,”大漢叫道,“你太爺和你爹爹在家嗎?”
“在家!”那孩子收起劍,驚異地望了望這一大群人,馬上翻身奔進屋裏,一迭聲叫道,“太爺,爹爹,大力伯伯他們來啦!”
大漢一揮手,招呼辛棄疾進屋。
剛走到門口,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和一個三十歲左右的中年漢子正好聞聲出來,同辛棄疾打了一個照麵。
“漢老爹!”
“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