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弟!”
“哥哥!”
一刹那間,辛棄疾和劉漢、劉忠三人都緊緊地摟在一起了。他們再也沒有想到能在這裏重逢,都激動得熱淚滾滾,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過了好一會,劉漢才放開辛棄疾,興奮地問道:“孩子,你是怎麼到這兒來的,又怎麼會知道我們住在這兒?”"
辛棄疾指著大漢:“漢老爹,你問他。”
“他叫趙大力,是我們這兒有名的大力士,我常常同他談起你。”劉漢向辛棄疾作了介紹以後,又轉過頭對著趙大力說道:“我說大力,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呀?”
趙大力把前前後後說了一遍。
“哦,原來是這樣。”劉漢聽了,沉默了一會,反問辛棄疾道,“這麼說,你現在是我們的‘父母官’了?”
辛棄疾的臉“唰”地紅了起來。
劉漢又問道:“我當年送給你的那把寶劍,這些年來恐怕閑得要生鏽了吧?”
“沒有,漢老爹,我每天都從不間斷地舞幾趟……”辛棄疾從劍鞘裏拔出雪亮的寶劍,為自己辯解道,“我隨時都準備用它去殺金賊!”
劉漢讚許地點點頭,同時告誡道:“可不要因為做了官,就把殺賊的大事給忘了!”
“不,漢老爹,我決不會忘掉赤心報國,誓殺金賊!”辛棄疾凝視著漢老爹額上那塊古銅色的傷疤,再次向漢老爹發出了矢誌不移的誓言。
“好吧,坐下來,咱們痛痛快快地談一談!”劉漢吩咐劉忠搬來了幾張小凳子,等辛棄疾他們坐定以後,便把同辛棄疾在濟州分手後的情況詳細地說了。
原來劉漢和劉忠等人帶了一萬名反正的起義戰士到達海州以後,金兵就連續不斷地前來圍攻。在起義軍首領魏勝、賈瑞等人的領導和京東招討使李寶的援助下,幾次三番擊敗了金兵。到了第三年,即一一六四年,南宋朝廷因為符離一戰失利,以湯思退為首的投降派急於同金人議和,竟在這年的秋天,一麵暗中慫恿金人用重兵攻打海州,一麵命令魏勝等人撤退。魏勝把賈瑞留在海州山區堅持,自己帶著劉漢、劉忠邊戰邊退。到了十一月,魏勝不幸在楚州境內中箭犧牲。楚州淪陷後,金兵乘勢南下,又攻占了濠州、滁州。劉漢、劉忠率領義軍輾轉奮戰,最後來到了滁州的趙家莊。在這裏,他們同鄉親們一同戰鬥了三個月,使趙家莊穩穩地屹立在淮水南岸。從此以後,劉漢、劉忠便在趙家莊定居下來,專心致誌地向鄉親們傳授劍術。六年前,劉忠成了家,生了一個男孩。為了紀念當年壯烈犧牲的耿京,漢老爹特地給這個孩子取名“劉京”,並且從小就教孩子舞劍,讓他長大後繼承前輩抗金殺賊的壯誌。
辛棄疾聽了漢老爹的介紹,非常激動。他也把自己南下後的遭遇和準備在滁州訓練民兵的想法告訴了劉漢、劉忠,兩人都對辛棄疾的打算表示讚同,並且提出了不少具體意見,希望辛棄疾趕緊著手進行。
大家正談得酣暢,五歲的劉京拿著一把木劍衝了進來。辛棄疾抱住他,高興地問道:“好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劉京。‘耿京’的‘京。”
“這劍是你爹給你的嗎?”
劉京點點頭,驕傲地望了望劉忠。
劉忠笑道:“哥哥,這把木劍還是你小時候給我玩的呢!”
辛棄疾從劉京手中拿過木劍,撫摸了半晌,感慨地說道:“你看,咱倆還沒老,下一代就已經跟上來啦!你說,咱們還怕什麼金人,還怕中原不得恢複?!”他把木劍還給了劉京,又愛撫地問道:“我說小劉京,你要這劍幹什麼?”
“殺賊!”劉京緊緊地握著木劍,稚氣的臉突然變得嚴肅起來。
“誰是賊呢?”辛棄疾又故意考問道。
“這還用問,就是金兵唄!”劉京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金兵在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