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有許多比較抽象的問題,我們也不能回避。曆史發展有沒有規律性?曆史學作為一門科學,有沒有存在的可能?不能說因為我們有了馬克思主義,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恐怕在我們許多人的心目中,這個問題並不那麼清楚。曆史發展的動力問題,在最近幾年,在“文化大革命”以前,都有過討論。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動力問題,也有過討論。什麼是曆史發展的動力?什麼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動力?回答這些問題的現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當然,回答這些問題也是不容易的,可能要用很多時間,而且在答複問題的過程中會有分歧,可是,我們一定要給予答複。
至於說到中國曆史學本身的繼承問題,我們所遇到的問題也很多。例如,關於曆史分期問題我們進行過很多討論,我們都一致同意以鴉片戰爭作為我國近代史的開端。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有了這樣一種分期,就不對清朝的曆史進行斷代的研究。現在已經有同誌在著手這方麵的工作。那麼,怎樣對待前人所編寫的清史呢?他們所編寫的清史中,什麼地方可以利用,什麼地方需要補充、糾正,什麼地方要由我們另行研究,這方麵的問題就很多。民國史現在也有許多同誌在進行研究,並且有了相當的成果,可是,在這方麵也有同樣的問題。地方誌的編纂,也是迫切需要的工作。現在這方麵的工作處於停頓狀態,我們要大聲疾呼,予以提倡。要用新的觀點、新的方法、新的材料,繼續編寫地方誌。不要讓將來的曆史學家責備我們這一代的曆史學家,說我們把中國曆史學這樣一個好傳統割斷了。應當說,曆史係大學畢業生的出路是很多的。我們本來應當有很多工作需要大量的合格的大學畢業生去做。例如編寫地方誌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再如,我們有許多古籍和古代文獻需要整理,這就要有很多能夠校訂、注釋、考證古籍和古代文獻的人才。我們要發展旅遊事業,就要對我國的名勝古跡作出適當的、合乎科學要求的說明和介紹,這也要有許多曆史學家的合作。另外,我們還要建立各種各樣的博物館、圖書館;我們的檔案館剛剛恢複,也遠不能滿足各方麵的需要;我們還要出版自己的年鑒等等。所有這些工作,都需要有大量的曆史學工作者的參加。
那麼,什麼是當前我們史學工作所麵臨的困難呢?當前的問題是,從理論上看,曆史學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從我們的實際生活看,曆史學的重要性又表現得不那麼明顯了。這就是當前史學工作最突出的一個矛盾。
為了解決這個矛盾,首先要進行大量的宣傳工作,說明曆史學的重要性和當前我國史學工作的落後狀況。這就是說,要寫文章,做報告,造成輿論,使曆史學的重要性得到應有的公認。同時,也要為發展曆史學創造一些必須具備的條件,要把在現有條件下可以做到的事情積極地做起來。
我曾和一些同誌建議,希望曆史學也像數學、語文、外語、物理、化學那樣,舉辦全市性、全省性、甚至全國性的競賽或某種形式的選拔、表揚。可以先不是在全國,而是在一些城市、一些中等城市或省會舉辦。可以設立一筆獎金,獎勵在曆史學習方麵表現得特別優秀的學生(不僅是中學生,也可以是大學生)。這種獎勵應當包括幫助這些學生得到優秀教師的指導在內。過去一些全國性競賽中的一些缺點和流弊,我們當然應當避免。
我們還要把曆史著作的出版工作很好地開展起來。學術性曆史著作除少數以外,發行數字一般不會太大。我們不應當因為有些書籍發行量小而不努力出版。我向我們的出版界呼籲,我們國家的出版社,無論是全國性的還是地方性的,有責任把那些有科學價值,但發行量不大、而生產成本卻可能較高的學術著作出版出來。社會主義的出版工作絕不能是僅僅為著盈利,如果僅僅為著盈利,那就同資本主義的出版工作難以劃清界限了。清華大學化學係同學提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的口號,我很讚成這個口號。根據這個口號,應當從社會科學院領導的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做起。如果我國的曆史學家有什麼有價值的科學著作在別的出版社得不到應有的出版機會的話,請送到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如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拒絕出版,那麼請大家對我進行彈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