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6章 文獻資料(26)(2 / 2)

第三個問題,要放寬研究課題的視野。多年以來形成了一種現象,我們在有些題目上,不知不覺地,或者不是不知不覺而是有意識地集中了過多的力量。比方說,關於通史的研究就確實是消耗了過多的力量。當然,通史可以越編越好,可是,這個方麵的工作如果不是依靠其他方麵的工作按比例地給以支持的話,不是有許多斷代的研究和專題的研究作為基礎的話,它的發展前途顯然是很有限的。我們不僅僅要作通史的研究或斷代的研究,我們更需要用更多的力量進行富有意義的專題的研究。

還有一些題目,它既不屬於斷代的,也不屬於那種傳統的專題,而是新的現代的科學研究的題目,在這個方麵,我們的努力就做得比較少。在解放初期,全國都學習社會發展史,差不多幾億人都學了社會發展史。由此可以設想和要求在中國出現研究社會發展史的專門家,可是卻沒有。我們到現在連一本比較像樣的社會發展史也沒有,甚至連比較好的小冊子也沒有。因為沒有牢固的研究基礎,小冊子怎麼能編得好呢?我們也可以利用國外的一些著作,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利用外國的著作,因為它們究竟說的是別的國家的情況,而不是我們國家的情況。我們需要有以中國的事實為主體的社會發展史。

我們現在也沒有一部科學的文化史。文化史一般都是在通史裏麵,大概說到哪一個或幾個朝代後,就有那麼一個章節來介紹一下這個時期的文化。但是,按照現代的科學水平來要求,這恐怕還不能說是文化史,頂多能說是文化史的一些簡單的介紹或材料。我們現在在這個方麵還沒有很好地開展研究。

在經濟史方麵,我們雖然進行了一些研究,有些專題研究還比較有成績,但是這究竟是一個很困難的題目,總的說起來,成績是不多的。

我們要研究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還要研究政治製度史、政治生活史,等等。要研究的課題很多,並不是說這裏提了什麼大家就都去研究什麼,而是說要把中國的曆史科學研究推進到一個新的高度,有很多題目可以研究。如果說到世界史,範圍就更廣了。在世界史研究上,我們感到特別困難的是,我們翻譯的外國的無論是史學著作還是曆史資料都太少了。中國的學生要進行這方麵的研究,如果他不滿足像我剛才說的教育部規定的閱讀書目的話,他會感覺到很大的困難。當然如果他是有誌氣、有決心的,他就會學習外語,直接鑽研外國的原著。但是,我們畢竟還是要多介紹一些外國的著作和資料,來幫助整個的史學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