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貫徹執行八字方針的若幹措施
中央最近決定,在今後五年或更長的時間內,仍應繼續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社會科學院是一個新建單位,雖然從學科、隊伍等方麵還遠不適應四化建設的需要,但是五年來事業規模擴大了,相應的各方麵的條件沒有跟上,存在問題不少,必須繼續貫徹執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才能加強領導、改善管理、提高效率,進一步調動全體人員的積極性,並為今後全麵發展打下基礎。為此,我們準備采取如下的措施:
一、在“六五”期間,主要是整頓、充實、提高現有的研究所,在確有需要而且條件具備時也可設立新所。研究業務的開展主要靠挖掘現有人員潛力,同時加強同國內其他科研單位的協作。但為充實新建的所和薄弱的學科,為填補新興的學科,包括和自然科學交叉的邊緣學科,還要羅致、培養必要的科研人員。研究課題也應適當調整,要區別輕重緩急,不要貪大求全;要強調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糾正過去長期形成的避開現實專搞洋的、古的偏向。要在明確各所方向、任務的基礎上,根據人員具體情況,揚長避短,著重抓我們有專長的若幹重點項目,爭取在幾年內拿出一些能對社會主義建設作出貢獻的和具有國際水平的著作。
二、認真整頓院、所領導班子(見附注三),精簡院部機關。要提拔一部分中青年業務骨幹和政工幹部到領導崗位上來。年老的專家要從行政事務中解脫出來,致力於研究工作和帶研究生,不能工作的要安排退休。要挑選一部分既懂業務又有組織才能的中年專家當所的負責人,要規定任期,在任期屆滿後仍從事研究工作。為精簡人員,提高效率,要按照工作需要確定編製,確定職務,建立崗位責任製,加強考核工作。科研隊伍要注重質量,保持精幹,凡不適合科研工作的人員(約占20%)應當調整,另作安排。為提高刊物質量,所有刊物和它的編輯班子也應整頓。
三、改革現行體製。為加強學術領導,今年要成立有一部分較有成就的中、青年研究員參加的院務委員會。要改變目前科研管理落後的情況,切實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為此要增加科研管理幹部,建立一套比較完整的、適合科研工作特點的規章製度,並采取具體措施(包括出版《學術動態》)幫助院、所領導和科研管理人員了解院內外學術研究進展的情況和學術思想的動向。改革現行體製的另一個重要措施是加強所的獨立性。要擴大所的業務自主權,從今年開始分期分批實行。凡是擴大自主權的所,除方針、編製、預算、處室以上幹部管理和重點研究項目由院決定外,有權選擇課題,選擇人員,支配經費,並按院的統一規定與國外研究機構建立聯係等。
四、加強黨的領導,改善和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去年院黨代會決定並經中央批準,院、所兩級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所長負責製。為加強學術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領導,黨政要相對分開,院務委員會在黨委領導下負責學術工作的領導;黨委主要是掌握黨的政策,抓好科研業務的基本建設和科研課題的選擇原則,決定重要幹部的使用,特別要著重抓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科研人員的思想政治工作,使社會科學院成為執行黨的路線、遵守黨的紀律、擴大黨的影響和提高黨的威信的學術堡壘。
關於加強黨的領導的問題,有幾位同誌根據一年多來黨委抓思想工作和院務工作比較多、學術領導相對減弱的實際情況,認為最好是恢複黨組製,黨委改為機關黨委。一年多來學術領導確實抓得不緊,但我們相信,在院務委員會建立之後,學術工作的領導是會加強起來的。
我們要求,在“六五”期間貫徹執行八字方針之後,社會科學院的領導體製和各種製度將比較健全,事業規模和內部各方麵的比例將比較合理,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將有所改善,全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將進一步調動起來,從而為往後的全麵發展和進一步提高學術水平打下基礎。
(五)培養一支又紅又專的科研隊伍
社會科學院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要帶出一支強大的又紅又專的社會科學研究隊伍。
現在全國還沒有訂出一個培養社會科學科研人員的計劃。我們估計目前全國專業的社會科學研究人員總數不會超過一萬人(見附注四),還不到蘇聯的1/25。在今後四五年內,這支很小的隊伍因人員來源有限還難以擴大。社會科學院和全國其他研究機構承擔中近期的科研任務的主要仍是現有的科研人員。這種情況嚴重地阻礙了我國社會科學事業的發展。
社會科學院的科研隊伍不但小(隻2300多人,為科學院的1/15),而且老化。全院科研骨幹(研究員、副研究員以及所、室負責人)55歲以上的占總數的90%以上,有一部分現已不能工作。131位研究員的平均年齡是66.4歲,353位副研究員的平均年齡是54.3歲。羅致人才,特別是培養年輕的研究人員,已經成為當務之急。為此,在“六五”期間,我們準備采取如下的措施:一是大力辦好研究生院,使它成為今後補充科研人員的主要來源。研究生院不僅要加強專業指導,還應從根本上提高研究生的思想理論水平。二是采取各種具體措施,盡快提高在職的中、青年科研人員的業務水平,包括安排一些中青年科研人員當老專家的助手。特別要下決心,花力氣,在總結過去正反兩方麵經驗的基礎上,領導和組織好學習,以提高現有科研人員的思想理論水平和堅持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自覺性。三是在全國公開招考研究人員,根據1980年第一次在全國招考以及上海、廣州在當地招考的結果,證明全國確有一部分學有專長但用非所學的人才可以羅致,但這需要解決一部分北京戶口問題。四是在全國聘請一部分年老但確有專長又能進行研究的專家作為特邀的研究人員。五是派出一部分科研人員到國外進修,邀請一些外國專家來我國講學,以幫助我研究人員熟悉某些薄弱學科和掌握新的研究方法。此外,我們還要求教育部通過培養文科研究生的重點院校有計劃地造就一批社會科學研究人才,並將其中的一部分輸送給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