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李沆修建普通四合院(1 / 1)

唐太宗時的李沆,為人正直,莊重嚴謹,處事待人一絲不苟。

李沆官至中寺侍郎,地位顯赫,但位高不慕虛榮,一向儉樸自律,從不奢侈浪費。

早年,李沆為安頓家眷,打算在河南封丘界內修建一處住宅。由於他的中書侍郎身份,曾使很多人熱心為他出謀劃策,自願為他獻錢出力,但都無一不被李沆所拒絕。有位朋友對他說:“你既然破土動工,就修一座豪華住宅,一勞永逸吧!”還有人勸他說:“有人主動贈款贈物,人家願意贈,你就收下又有何妨!”

李沆聽到這些勸說,十分生氣。他不客氣地說:“恕我直言,第一,我建什麼房子,你們不必過問。為我個人操心,實在不值得。第二,贈款贈物的,不管好心壞心,我都不收,一文錢一根線都不能收。好心的,我不需要。壞心的,也別來這一套拉關係。”他與管家多次悄悄商議,定下了建房計劃。

幾個月後,新宅修建好了。關心李沆宅院的人,紛紛前來觀看。擠得街前街後熱鬧非凡。

來觀看和來祝賀的人都非常驚訝。原來,李沆修建的宅第門樓不高,和普通百姓的住宅毫無兩樣。人們議論紛紛,有的說他寒酸,小氣,有的則說他故意擺樣子等等。前來祝賀的知縣搖了搖頭,神秘地說:“你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

人們以為知縣了解特大秘密,都問知縣有何高見。知縣伸出胳膊,指著新建的宅院,說:“你們都隻看到了院門院牆,沒有進得院內,怎麼可以僅僅根據門樓高矮大小來判斷宅第的好壞呢?俗話說,財不外露,我看,這正是李沆大人的高明之處哩!”

知縣的話,有人信,有人不信。隻是他的話引起了人們更大的好奇心,個個伸著脖子,踮起腳尖,等候李大人打開大門,看個究竟。

李沆本不想張揚,但看到如此眾多的親朋前來祝賀觀看,隻好打開了大門,請大家進了院子。

出現在大家麵前的這所中書侍郎的宅院,根本沒有亭台高閣、假山流水、奇花異草,隻不過是一座極普通的、與老百姓住宅一模一樣的四合院。

人們都失望了。

事實仿佛沒有使那些存有好奇心的人滿足。

人們都說:“李沆不愧是一位儉樸的大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