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有位宰相名叫範質,身居高位,但生活十分節儉。

他身上穿的衣服是舊的,隻要不破,幹淨就行;他的飯食也十分簡樸,從不八大盤七大碗地擺闊,隻要夠吃就行;他用的物品,更是簡樸得令人難以置信。

有一次他病了,皇帝宋太祖趙匡胤親臨大駕,前往探望。按理說,皇帝來了,應該盛情款待,用家中最好的精品才好,可是範質家裏找不到一件精致的物品,請皇帝喝茶的好杯子也沒有。範質用的茶具是粗瓷杯盤。皇帝看到粗瓷杯盤,立即皺了皺眉,心中很不高興,暗想,他是朝中一品高官,怎能如此窮酸?

以後,皇帝又去了幾次,細心觀察,發現範質睡的硬板床,床上鋪的是舊棉被,其他家具也是舊的。皇帝心想,這哪裏是宰相的家啊!

皇帝回去後,就派人送去了雕花大床,鴨絨被褥和精美的茶具等。

不久,皇帝再去時,看到範質仍舊使用粗瓷杯盤,仍舊睡硬板床和舊棉被。皇帝便疑惑不解地問:“愛卿身為宰相,何必這樣同自己過不去呢?”範質微微一笑,拱手回答道:“陛下給我那麼多俸祿,豈能置辦不起好家具?隻是為臣倘若擺設豪華,過分奢侈,那麼,來訪的大小官吏便會一一效仿,這樣,豈不帶壞了朝野風氣,成為千古罪人?”皇帝聽了連聲叫好,稱讚他“身居高位,不為自己置辦財產,是真正的宰相啊”!

範質戒奢以儉的道德情操成為一代風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