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張玉樓甘當義務修理工(1 / 1)

張玉樓在戰爭年代,立過多次戰功;建國時期被評為五好幹部,受過嘉獎10多次;離休後,被縣、地區、軍分區、省、省軍區、北京軍區評選為先進工作者、黨的好幹部、模範工作者、學雷鋒積極分子、勞動模範、優秀黨員、精神文明建設標兵等30多次,還榮立過3次三等功、一次一等功。1983年,中央軍委授予他“為共產主義奮鬥不息的好幹部”的榮譽稱號。

1970年,張玉樓因患有多種疾病,組織上決定讓他離休。但他離而不休,自覺擔當起義務修理工。在6年多的時間裏,全縣30個公社,他跑了29個,574個大隊,他跑了314個,總共行程22300多裏,其中步行8000多裏。修理汽車、拖拉機,水泵、麵粉機等農機310多台,自費購買技術書、工具和添補新零件,花了630多元。在不到3年的時間裏,給群眾修理了各種牌號的縫紉機849台。

1974年清明節,張玉樓回老家掃墓。在離開父母墓地回到村子時,他意外地發現,村裏有兩台柴油機,因沒人修理,壞在那裏不能用。他決定去試一試。他拆開機器一檢查,發現主軸瓦燒了,飛輪鍵槽損壞了。他另開了一個槽,換了個主軸瓦,一試,機器轉動了。修了兩天半,把兩台柴油機救活了。機器的轉動聲震動了全村。它又能磨米磨麵了,全村人人歡欣鼓舞,個個興高采烈。

張玉樓修好兩台柴油機的消息,傳到了四鄰八鄉,附近的村莊都派人來請他修機器。張玉樓這次回鄉,本打算住兩三天就離開,結果因為修理機器住了近一個月才離開。從此,他不顧自己多病的身體,自覺擔當起全縣的義務修理工的重擔。五台縣素有華北屋脊之稱,五台山從北到南綿亙全縣,高山連著峻嶺,陡壁圍著群峰。大部分村莊座落在高山和山溝裏,交通不方便。有的村子,要翻過幾座大山才能到。張玉樓在戰鬥中負過傷,患有胃病,得過肝炎,大腸出血。他背著工具箱,爬山越嶺,走村串隊,為群眾修理機器。他發揚戰爭年代那股勁、那種拚命精神,他的足跡踏遍了五台的公社、大隊;他的汗水,灑遍了五台的鄉土。他頂風冒雪,爬山涉水,餓了吃幹糧,渴了喝山泉水,累了躺在山上歇一會兒……

他就是這樣長年累月在鄉下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