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和忠是解放軍某團有名的實幹家、“二級英模”,被譽為“連隊好管家”。
1985年初,團裏實行訓練編組,及和忠所在的一連與二連合編,戰鬥班班長都選好了,唯獨炊事班長選誰誰也不幹。當時連隊生活很困難,倉庫裏大米沒有一粒,豆油沒有一滴,豬肉沒有一兩,帳麵上糧食超支1000多斤,夥食超支700多元。這個爛攤子誰見了不躲著走?正在幹部們為難的時候,指導員一拍大腿:“有了,讓及和忠幹!”
及和忠深知這副擔子的份量,但想到戰友們進食堂時的失望和歎息,看到指導員那充滿信任的目光,他接受了。“這活我幹了,但有個條件,給養員也得讓我兼。”指導員將了他一軍:“一個人幹兩個人的活,你行嗎?”及和忠說,“舍不得氣力治不好家,我豁上了!”
為了當好這個難當的“官”,及和忠到處學習炊事技術。他勤儉持家,決不亂花一分錢,把錢用於改善連裏的夥食上。連隊離市裏十幾裏路,別的連隊上街買東西都是乘公共汽車或騎自行車,可及和忠卻經常用大竹筐和麻袋往回扛。連裏給他200元錢,讓他買台自行車,他卻說:“咱連還不富裕,等以後再說吧!”
“自行車,大麻袋,不問價錢和好賴。”這是自由市場的小商販對軍人買菜的形容。可及和忠卻不這樣,他經常了解市場行情,選擇價格的時候挨個攤床問,從來不花“大頭”錢。一次,他碰到一個賣刀魚的,二指寬的刀魚最多值7角錢一斤,小販張口就要12元。及和忠漫不經心地說:“這樣的魚我們部隊有的是,12元賣你100斤怎麼樣?”小販一聽連忙搖頭說:“不要,太貴了。”及和忠說:“我多買你的呢?”“8角”。“那我全包了呢?”小販見他兩手空空,不像要買的樣子,就說:“6角!”及和忠趕緊掏錢買下了這20公斤刀魚,一下為連隊省下20多元錢。就這樣,要價8角的青椒,他花5角錢買過,5角5分的幹豆腐,他2角8分也磨了下來。時間長了,附近市場上的小商販都說道:“那個大個子司務長會過日子,最難逗。”
在及和忠的努力下,連隊的日子越過越紅火。1986年底,連隊夥食結餘近千元,庫存實物折款5000多元,糧食結餘800多公斤。他的工作精神贏得了廣大幹部、戰士的熱情稱讚。1986年初,他被集團軍樹為“司務長標兵”,1987年他又被沈陽軍區授予“連隊好管家”榮譽稱號,胸前掛上了一枚金光閃閃的二級英模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