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恥不修,不恥見汙;恥不信,不恥不見信;恥不能,不恥不見用。是以不誘於譽,不恐於誹,率道而行,端然正己,不為物傾側,夫是之謂誠君子。
——《荀子·非十二子》
有德行之人以自己的修養不好羞恥,不以被別人誣蔑羞恥;以自己不守信用羞恥,不以被別人不信任羞恥;以自己缺德無才羞恥,不以不被人重用羞恥。不被虛榮所引誘,不被誹謗所嚇倒,不被外物所動搖,遵循正道,不被利益所引誘,這才叫真正的正人君子。
高上尊貴不以驕人,聰明聖智不以窮人,齊給速通不爭先人,剛毅勇敢不以傷人。
——《荀子·非十二子》
地位尊貴,但不傲視別人;聰明睿智,但不使別人難堪;口才流利,思維靈活,但不淩駕於他人之上;剛強勇敢,但不傷害他人。
人知謹注錯,慎習俗,大積靡,則為君子矣;縱性情而不足問學,則為小人矣。
——《荀子·儒效》
人如果知道謹慎行事,又認真地尊重風俗習慣,重視積累善行和磨練自己,就能成為君子;放縱性情,不去努力學習,就將成為小人。
誌安公,行安修,知通統類,如是則可謂大儒矣。
——《荀子·儒效》
誌向遠大,想問題公正客觀,行為善良,通曉各類事務的基本原則,這樣的人就可以稱之為“大儒”了。
君子言有壇宇,行有防表。
——《荀子·儒效》
有德行的人說話應有一定的分寸,行為有一定的原則。
聖人也者,人之所積也。
——《荀子·儒效》
偉大的人物也是從普通的人不斷地提高自己而逐漸成長起來的。
儒者法先王,隆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人主用之,則勢在本朝而宜;不用,則退編百姓而愨,必為顧下矣。雖窮困、凍餒,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地,而明於持社稷之大義。
——《荀子·儒效》
有德行的人效法古代聖王,推崇禮義,謹慎地做臣子,而使主上得到人的尊重。當君主用他時,他在朝廷內會做一個稱職的臣子;不用他時,他就退居民間,編入戶籍冊上,做一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即使窮困,處在饑寒交迫之中,也不會用歪門邪道去貪財謀利;貧窮到無立錐之地的程度,也知道要維護國家大義。
苟慎其道,天下可有。
——《韓非子·初見秦》
如果在道義上能夠謹慎行事,就可以擁有天下。
不聽窕言,不受窕貨。
——《韓非子·難二》
不要聽信悅耳假話,不要無功受祿。
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麵;知短於自知,故以道正己。
——《韓非子·觀行》
人有時眼睛看不見自己,所以要用鏡子來照自己的臉;有知識卻難以正確認識自己,所以要用真理來糾正自己的錯誤。
宮有堊,器有滌,則潔矣。行身亦然,無滌堊之地,則寡非矣。
——《韓非子·說林下》
房子有白粉粉刷,器皿要經常洗滌,就會清潔。自身修養也是這樣,經常清洗的地方,缺點自然就會很少。
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
——《韓非子·喻老》
知道事物的困難,不在於認識別人,而在於正確解剖自己。
今舉動而與天下為讎,非全身長生之道也,是以行軌節而舉之也。
——《韓非子·解老》
人的行為如果和天下人結仇樹敵,這不是保全自身延長生命的做法,所以要節製自己的行為,並引導天下人共同遵循。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惡。
——《韓非子·內儲說上》
有品德的人不掩蔽別人的美德,不議論別人的醜行。
博學而不自反,必有邪。
——《管子·戒》
博學多才但不自我反省,必定會走歪門邪路。
道德當身,故不以物惑。
——《管子·戒》
如果以道德立身,就不會被各類物色之事所迷惑。
所求於己者多,故德行立。
——《管子·君臣》
如果要求自己嚴格,那麼高尚的品德情操便可樹立起來。
沉於樂者洽於憂,厚於味者薄於行。
——《管子·中匡》
沉溺於吃喝玩樂,就會喪失德行。
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
——《管子·小稱》
善於自我批評的人,人們是不會怪罪的。
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
——《管子·小稱》
隻擔心自己沒有善行,卻不怕別人不了解自己。
治身之節者,惠也。
——《管子·小稱》
修養自身的人,將終身受益。
不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處不可久,不行不可複。
——《管子·牧民》
不能成功的事不做,不可得到的利益不求,不擔任不能持久的地位,不能再行的事不繼續。
不以物亂官,不以官亂心,是謂中得。
——《管子·內業》
不要用外物擾亂感官,不讓感官擾亂想法,這就是心有所得。
形不正德不來,中不靜心不治。
——《管子·內業》
體形不端正,品德不會來;思想不平靜,心不會得到治理。
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
——《管子·內業》
思想得到修煉,五官也會得到修煉;心境安寧,五官也安寧。
夫唯不爭,故莫能與之爭。
——《老子》
因為自己不爭,所以別人也不能與他相爭。
含德之厚者,比於赤子。
——《老子》
具有高尚品行的人,就像剛生的嬰兒一樣純真。
重積德,則無不克。
——《老子》
注重修養提高品德,就沒有戰勝不了的事情。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老子》
道德低下的人總愛表現自己有德,便也就沒有道德。
舍其慈,且勇;舍其儉,且廣;舍其後,且先,則死矣。
——《老子》
如果舍棄仁與愛,隻講勇武;拋開節儉克製,一味貪得無厭;舍棄謙居於後,隻想凡事占先,那就會無路可走。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老子》
萬物興旺卻不自我誇耀,生養萬物卻不擁為己有,盡力做事卻不把此當作資本,事業成功卻不居功自傲。因為不居功自傲,功績才不會遠離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