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仁慈、勇敢,是天下之人都崇尚的三種美德。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禮記·中庸》

身居高位不欺下,地位低下不阿諛奉承。

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禮記·中庸》

有品行之人射箭沒有射中目標,能夠反過來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去讒遠色,賤貨而貴德。

——《禮記·中庸》

摒除讒言遠離美色,不追求物質享受而重視美好的品德。

修身踐言,謂之善行。

——《禮記·曲禮上》

修身養心,言行一致,這就叫做美好的品行。

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怠,謂之君子。

——《禮記·曲禮上》

知識淵博記憶力強仍很謙遜,做了很多好事仍然不懈怠,這樣才算是品德高尚的人。

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

——《禮記·曲禮上》

遊玩不可以無盡頭,個人的要求不可隨心所從,奮鬥目標何時都不能滿足,高興不應失去理製。

富潤屋,德潤身。

——《禮記·大學》

富有的人,把他家裏裝修得富麗堂皇,有德行的人可以使自己的形象美好。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

與事物接觸才能了解,了解後才能真正領悟,真正領悟後心地會純正,心地純正才會修身養性,修身後才能整治家庭,家庭整治後才會治理國家,國家得到治理天下才會太平。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禮記·大學》

每天清洗自己的思想,讓它每天有一個新麵貌,再一天還要換個新麵貌。

怨人不如自怨,求諸人不如求諸己。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埋怨他人不如埋怨自己,要求他人不如要求自己。

修足譽之德,不求人之譽己也。

——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

修養最高榮譽的美德,(卻)不要求人誇讚自己。

智者不以利害義,聖人之思修。

——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

明智的人不用個人利益去危害道義,賢人思考的是修養美德。

世治則以義衛身,世亂則以身衛義。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和平環境應堅持正義以防身墮落,動亂時代應以生命來捍衛正義。

至人之治也,心與神處,形與性調。

——漢·劉安《淮南子·本經訓》

明智的人整治提高自身,心和神融洽相處,形體和性情協調一致。

君子修美,雖未有利,福將在後至。

——漢·劉安《淮南子·修務訓》

君子修養美德,雖然眼前沒有利益,但福利將會在以後到來。

非道不言,非義不行。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不道德的話不說,不正義的事情不幹。

積薄為厚,積卑為高,故君子日孳孳以成輝。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積累由薄成厚,積累由低到高,所以有修養之人天天都在培養和積累自己的美德。

受光於隙,照一隅;受光於墉,照北壁;受光於戶,照室中無遺物,況受光於宇宙乎。

——漢·劉安《淮南子·說山訓》

從狹縫進來的一束光,可以照亮一個角落;從窗戶進來的光,可以照亮一麵牆壁;從門進來的光,整個屋子裏的東西都可以看見,何況是接受整個宇宙的光呢?喻指人的心靈接受到光明的東西越多,思想品德就越高尚。

累積其德,狗吠而不驚。

——漢·劉安《淮南子·詮言訓》

(隻有)不斷地培養和積累自己的品德,即使聽到狗叫也不會驚慌失措。

正身直行,眾邪自息。

——漢·劉安《淮南子·繆稱訓》

品行端正辦事公正,各種邪惡自然會悄無聲息。

戰戰栗栗,日慎一日。

——漢·劉安《淮南子·主術訓》

每時每刻都懷著怕犯錯誤的恐懼,即便在沒有差錯的情況下也一天比一天更謹慎。

白璧有考,不得為寶。言至純之難也。

——漢·劉安《淮南子·說林訓》

白玉有了瑕疵,就算不上是罕物。也就是說要做到完美無缺是相當困難的事。

反本修邇,君子之道也。

——漢·劉向《說苑·建本》

從根本上修養自身,這是君子為人處事的原則。

不乘人於利,不迫人於險。

——漢·劉向《新序·雜事》

不因利乘機整人,也不乘人之危去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