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蔡炎書從“小可憐”到男子漢(2 / 2)

楊教練這一招對蔡炎書來說,無疑起到了“逼上梁山”的作用。“小可憐”從此開始了大運動量訓練,與教練的配合也相當默契,蔡炎書從此變得勤奮起來,常常是一個人在館裏伴著杠玲舉起又落下,不知流了多少汗水。

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訓練,終於大見成效。1985年,他先是在全國青年舉重賽上奪得亞軍,半年後又拿了成人全國冠軍賽第四。一個意外的收獲是,這段苦練使他的身高一下竄到1.70米。並在長沙以186公斤的成績打破75公斤級全國挺舉紀錄。

1986年初,他入選國家舉重集訓隊投到名師黃強輝門下。當時,許多老同學紛紛來信來電,勉勵他好好訓練,爭取得世界冠軍。每逢收到這樣的來信,蔡炎書隻是付諸一笑。在他看來,他們簡直是跟他開天大的玩笑。

想倒是這麼想,可到了訓練的時候,他還早幹上了冠軍的份量。此時的蔡炎書畢竟已不同於幾年前那個皮包骨頭的小可憐了,他感到自己渾身都是力氣,在眾人麵前也能挺胸抬頭了。很快,在常州舉行的1986年全國舉重錦標賽上,蔡炎書以191.5公斤打破我國選手廖繼岩在匈牙利創造的75公斤級挺舉亞洲紀錄。後來又在第十屆亞運會上獲75公斤級金牌。

蔡炎書經過一段苦練,在1985年和1986年這兩年裏舉重成績不錯,水平發揮得也比較正常,他開始有些得意,增強了自信心,走起路來昂首挺胸,但兒時的那種自卑感卻沒有完全消失,時常潛意識地冒出來幹擾他的比賽。據蔡炎書自己講,國際比賽對於他來說似乎並無不安,奇怪的是,在本土進行的比賽他卻常“砸鍋”,1987、1988兩年的國內比賽,他都發揮不正常。但隨著比賽經驗的增多,年齡的增長,心理上的障礙終於克服了。1989年,蔡炎書東山再起,在雅典世界錦標賽上,他一鳴驚人,以160公斤的成績獲75公斤級抓舉金牌。這個成績被舉重界認為是有“劃時代的意義”,人們評論說中國舉重界從此出現了“臨界線的曙光”。蔡炎書成為中國第一位75公斤以上級世界冠軍。1990年3月在民主德國邁森市舉行的第十九屆國際舉重比賽中,蔡炎書又在82.5公斤級的比賽中打破中國選手李廣順保持的165.5公斤抓舉亞洲紀錄,並以367.5公斤的總成績平82.5公斤級亞洲紀錄。

蔡炎書在舉重方麵所走過的路是曲折的,但他畢竟從“小可憐”到“舉壇硬漢子”,從失落到名揚世界,從中啟迪我們:任何成功都需要首先戰勝自我,刻苦鍛煉,不懈追求。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