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心武,別號慎愧,湖南慈利縣人。杜心武的家鄉位於湘黔川交界,雜居著苗、瑤、土家、漢等幾個民族。自古以來,山民強悍勇猛。清朝由於政治腐敗,內憂外患,民不聊生,這一帶匪盜稱雄,打家劫舍,山民們為了自衛,也都舞刀練拳,因此,習武之風大盛。杜心武便是在這種武術風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

杜心武為學武拜過好幾個師傅,但真正讓他成為一代大俠的卻是江南怪俠——徐矮師。杜心武初見徐矮師時,想不到江南怪俠竟是一個普通的矮人,內心冷了半截。“如此矮人,能有了不起的本領嗎?”心裏很是疑惑。

徐矮師係貴州人氏,其真實姓名無人知曉,因他個子矮小,人稱徐矮子。這年杜心武滿十四歲,他問徐矮師:“您老有什麼本領,我可以討教嗎?”徐矮子說:“我平庸得很,有啥子本領喲!”杜心武想起介紹人王拳師的囑咐:“千萬不要怠慢他,免得失之交臂。”半個月後,也不見徐矮子賜教,杜心武又不便催問,隻好自己每天操練,徐矮子坐在門檻上抽煙,似看非看,一言不發。

如此過了半年,杜心武不知他葫蘆裏麵賣的是什麼藥。一天,杜心武突然朝徐矮子跪下叩頭,哀求道:“師爺!師爺!您老人家可憐可憐我吧!、我隻求您老教我一點點拳法,稍有進益,我終身銘感不忘!”這次徐矮子沒有生氣,示意杜心武起來。徐矮子敲敲煙袋說:“就先教您練練自然門的內圈法吧!”杜心武將信將疑地應允了。

如此練了三個月,杜心武認為照這樣走圓圈,不知要走到何年何月?因此他要求徐矮子再教些別的。徐斥責道:“你不要小看這內圈法,身、步法與意氣相依,須循序漸進,否則難以練外功。”杜心武不以為然,隻是默默地呆望著徐矮子。徐已看出他的心思,就對杜心武說:“不信,就來試試!”杜心武早就想看看師父的本領,隻是不好啟齒。今見師父自己提出,正合他的心意,連忙問道:“師父!怎麼試法?”徐矮子說:“你來打我嘛!”杜心武高興非常,把手一拱,一個箭步跳了上去,對準徐矮子揮拳便打。不知怎的杜的拳頭雖很厲害,一到徐矮子身上就很滑溜了。他用走內圈的步法,杜心武拳拳落空。

徐矮子也不反擊,卻含笑說:“你那拳頭太小了,不頂用,拿個家夥來打我吧!”杜心武馬上從裏麵搬出兩口鋒利的大刀,說:“師父,您選用一把吧!”徐矮子白了一眼說:“我要那玩意何用,這根煙袋就綽綽有餘了!”杜心武細看那根煙袋,不到尺餘長,又怎能當武器使用呢?焦慮地說:“師父,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如何是好?”徐矮子用激將法道:“不信就試試,盡管使勁砍來,不礙事的!”杜心武站好架式大喊一聲:“看刀!”“喀嚓”一聲,明明是對準徐矮子砍的,卻把旁邊一張四方桌砍成兩半。轉頭去尋師父,隻見徐矮子泰然自若地蹲在方凳上吸煙。杜心武又橫刀一掃,再定睛一看,徐矮子仍蹲在方凳上吸煙。杜心武傻眼了。他丟刀跪在地上,“嘭、嘭、嘭”連叩了三個響頭,心服口服地說:“師父,我算是開了眼界呀!”徐矮子默默地點了點頭:“嗯,這是自然門中的輕功!”從這天起,杜心武不再心猿意馬,專心致誌地從基本功“走內圈”練起。從此功夫日進,曆經數年終於練成自然門的大部分功夫。

一天,徐矮子喚過杜心武,語重心長地說:心武,你的功夫日趨成熟,一個人可以闖天下了,你不要以為我傳給你的就是“神授”,就不取他人之長了。那樣,你將來是會吃虧的。望你做人光明磊落,嚴守武德。遇事要三思而後行,切記:謙受益,滿招損。啊!我現在要去會會北方的友人了……徐矮子對杜諄諄教誨了一番,就告別而去,匆匆消失在崇山峻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