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9年,杜心武滿20歲了。他在四川度過了幾年保鏢生活,愈幹愈覺得前途渺茫。當初他自薦保鏢,是為了弄幾個盤纏回家,幾年中的所見所聞,令人忿忿不平之事太多了。馬幫商賈之間爾虞我詐,販毒走私者如行屍走肉,強盜土匪殺人越貨,保鏢同行間相互嫉妒,不是爭名,便是奪利。加之他性格豪爽,為人耿直,不但強盜恨他入骨,連某些鏢師也容他不得。
杜心武本是個有抱負、有誌向的青年,他痛感到自己在江湖上保鏢玩命,實在難以幹出一番事業,因此他決定辭去保鏢之職,回慈利老家。
1900年,杜心武到達日本,考進西京帝國大學,專攻農科。他選學農業,是為了改變自己家鄉刀耕火種式的落後的農業生產方式。杜心武與湖南桃源人宋教仁既是留日同學,又是同鄉,兩人交誼深厚。經宋教仁的介紹,杜加入了同盟會。為了防止清朝密探的暗害,他肩負起保衛孫中山的重任。同時保護孫中山先生的還有長沙的王潤生。
杜心武回國後曾在北京農業傳習所擔任氣象學教授,後當過故宮博物院保管員,後來又任北京西郊實驗農場技正(相當於現在的工程師)。在北京期間他先後收了幾名徒弟。第一個便是農大畢業的學生萬籟聲。
萬籟聲早從一些留日歸來的學生那裏,聽到關於杜在日本的傳聞。他第一次慕名去拜訪杜心武時,隻見杜是個中等個子,身體單單瘦瘦,不禁暗中猜疑。寒暄一陣後,萬籟聲便對杜心武說:“我想和您老試試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杜心武謙遜地說:“我許久沒有練武了,恐怕手腳生疏,試試也可,頂不得真的。”兩人站好,相互抱拳施禮,杜心武跨弓步兩手夾肋提氣運意。萬籟聲見杜心武此刻神態與剛才迥然,兩眼光亮照人,在提氣時,身上的衣服像有一股風吹起,這是內氣發出運至外功。萬籟聲是學過拳的,不禁駭然。他收起架勢,恭恭敬敬地拜杜為師。杜心武見萬籟聲心有靈犀,也就收下了他。萬原來武術就很有基礎,自跟杜心武學藝後,如虎添翼,在杭州比武,曾獲冠軍,成為全國有名的武術家。
不久,又來了一個投師的青年叫郭岐鳳。郭從小習武,有十多年的武功底子。他聽說杜心武威震扶桑和上海,專程前來拜見。杜心武想測試一下他的功夫深淺,說:“你先表演一套拳路給我看看。”郭岐鳳性格耿直,不懂客套,馬上將衣服一脫,光著膀子,在院子裏打起拳來。一路拳打完,塵土飛揚,凡腳蹬踩過的地方都陷了進去,將一個平平坦坦的院子弄得坑坑窪窪。杜心武會意地笑了笑,卻不讚一詞,郭岐鳳抹去額汗,心中很不自在。他對杜心武說:“先生有何見教,學生願意領受。”杜心武指著坑坑窪窪的院子說:“打得嘛,不算壞。可惜把我的院子給弄糟了。”郭岐鳳忙說:“您別急,我去拿鏟子來弄平。”杜心武攔住他,走上坪中左一腳刮,右一腳鏟,一會兒院子便又平平坦坦了。郭岐鳳走到杜心武刮鏟過的地方,用腳一蹬,堅如硬石!
1927年,杜心武到河南擔任農業實驗長的會辦。河南是我國傳統武術之鄉,舉世聞名的少林寺就坐落在中嶽嵩山的少室山下。少林寺又以少林拳著稱於世。杜心武一到河南,便去少林寺“取經”,這也是他多年來的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