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薛瑄《讀書錄》
爭強好勝,這是人的一大弊病。
君子尚讓,故涉萬裏而途清;小人好爭,足未動而路塞。
——明·馮時可《雨航雜錄》
君子提倡謙讓,因此經曆萬裏長途也沒有阻礙;小人喜歡爭強,因此,腳步還沒動道路就已阻塞不通。
不虛則先自滿,假教之亦不能受。
——明·朱舜水《論王十川剛伯規》
不謙虛就會自滿,就是教他也不會被接受。
滿盈者,不損何為?慎之!
——明·朱舜水《謙》
自滿自足的人怎麼會不招來損失呢?一定要小心!
天道禍盈而福謙,地道變盈而流謙。
——明·朱舜水《謙》
驕傲自滿會招來災禍,謙虛謹慎會得到福分而且流芳百世。
洪鍾無聲,滿瓶不響。
——明·呂得勝《小兒語》
大鍾無聲,水滿不響。喻指有學問的人,常常是謙遜而不顯露。
集眾謀,必先虛己。
——明·吳惟順、吳鳴球、吳若禮《兵鏡吳子十三篇將·職條略》集中群眾的謀略,首先要自己謙虛。
自多其能,其能不足。
——明·彭汝讓《木幾冗談》
自以為很有才能,其實正是才能不足的表現。
盛滿易為災,謙衝恒受福。
——清·張廷玉《雜興》
太自滿容易招來災禍,謙虛互讓總會賜福。
讓得祥,爭得殃。
——清·金埴《不下帶編》
謙讓會得到吉祥,爭鬥會帶來禍害。
惟盡知己之所短,而後能去人之短;惟不恃己之所長,而後能收人之長。
——清·魏源《默觚·治篇》
隻有清楚地認識自己的不足,才能幫助別人克服缺點;隻有不滿足於自己的長處,才能虛心學習別人的優點。
竹萌能破堅土,不旬日而等身;荷蕖生水中,一晝夜可長數寸。皆以中虛也。
——清·魏源《默觚·學篇》
竹子的嫩芽能頂出堅硬的地麵,不久就長得一人多高;荷花生在水中,一夜能長好幾寸。這都是因為它們堅硬而中間是空心杆。喻指虛心能使人進步。
土讓水,水讓火,火讓風,愈虛則力愈大。
——清·魏源《默觚·學篇》
土謙讓水,水謙讓火,火謙讓風,越虛心力量就增大。
真美人才子,大抵心多虛。
——清·袁枚《遣懷雜詩》
真正有才能的人,大多數是謙虛的人。
天分高之人其心必虛,肯受人譏彈。鍾鼓虛故受考,笙竽虛故成音。
——清·袁枚《隨園詩話》
天賦高的人必然虛懷若穀,肯接受別人的批評。鍾鼓虛心才經得住敲打,笙竽虛心,才能吹出音樂來。
妙在不強不知以為知。
——清·袁枚《隨園詩話》
好就好在不要不懂裝懂。
竹有低頭葉,梅無仰麵花。
——清·袁枚《常記》
竹子挺拔而葉子下垂,梅花傲雪卻不爭豔。喻指品德越高人越謙虛。
紙鳶風骨夾棱嶒,躡慣雲霄自覺能。一旦風停落泥滓,低飛還不及蒼蠅。
——清·袁枚《紙鳶》
紙製的風箏乘風高飛,在雲霄中自覺很能幹。一旦風停就會掉落在地,還不如低飛的蒼蠅。喻指在得意之時不要忘乎所以,應隨時保持謙虛謹慎的態度。
學人一驕便不能為學,是以第一要去“驕”字。
——清·譚嗣同《論學者不當驕人》
讀書人如果驕傲自滿便不能做學問,所以首先要去除驕傲。
不驕方能師人之長,而自成其學。
——清·譚嗣同《論學者不當驕人》
不驕傲自滿,才能學習別人的優點,進而完成自己的學業。
昔日之得,不足以為矜;後日之成,不容以自限。
——清·顧炎武《初刻日知錄自序》
過去取得的成績,不值得作為誇耀的資本;後來獲得了成績,也不允許就此止步。
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
——清·曹雪芹《紅樓夢》
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來不愛顯露,喜歡顯露的人往往沒有真才實學。
盛氣平,過自寡。
——清·蒲鬆齡《聊齋誌異·狐夢》
驕傲之氣平息了,過失自然減少了。
世人往往自以為是,自誇其能。
——清·李汝珍《鏡花緣》
普通人往往自以為了不起,自我誇耀自己如何有能耐。
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如我者則驕。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驕傲諂媚,就是碰上不如自己的人就傲慢鄙視,碰上比自己強的人就阿諛奉承。
敬為入德之門,傲為聚惡之府。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謙虛謹慎是進入道德的大門,驕傲自滿是聚集毀惡之地。
驕傲人不必語言傷人,隻此顏色辭氣便不可近。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驕傲的人不一定非是用惡語傷人,隻看那盛氣淩人的舉止就令人不願接近。
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輕視別人不如自己的人,必定是膚淺的人;懷疑別人不是好人的人,必定是卑劣的人。
好勝人者,必無勝人處;能勝人,自不居勝。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自以為比別人強的人,肯定不如別人;真正比別人強的人,往往覺得自己不如別人。
越自尊大,越見器小。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越是妄自尊大,越說明沒有什麼出息。
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人生最愚蠢的事是不願聽到自己的過錯,人生最壞的事是愛談論別人的過失。
好責人者,自治必疏。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好責備他人的人,肯定對自己的要求不高。
好談己長,隻是淺。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喜歡談論自己的長處,是很膚淺的表現。
君子不矜己善,而樂揚人善。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有德行的人不誇耀自己的優點,而樂於表揚別人的優點。
才子多傲,傲便是不才。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被稱為才子的人大多傲慢,而傲慢的都沒有真才實學。
好說己長便是短,自知己短便是長。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