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談論自己的長處這便是自己的短處,能夠認識到自己的短處這便是自己的長處。
好言自家得意事,最惹人厭。
——清·申居鄖《西岩贅語》
喜歡議論自己認為值得誇耀的事,這最叫人厭煩。
莫謂功成九仞,一驕便可墜地。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不要說已取得巨大成功,一旦驕傲就要墜落。
凡宴會,賓客雜坐,非質疑問難之時,不可講說詩文,自矜博雅,恐不知者愧而恨之。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在高明滿座的宴會上,如果不是提出問題,就不要主動講解詩文如何,自我炫耀博學高雅,這樣容易使不懂詩文的人羞愧而產生怨恨。
親友中有顯貴,對人頻言,必招鄙誚。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在親戚或朋友中有地位顯赫的人物,自己常常向別人誇耀,必然招來人們的鄙視、譏笑。
好勝者必敗,恃壯者易疾。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爭強好勝的人必然會失敗,自恃身體健壯的人則容易生病。
自謙則人愈服,自誇則人必疑我。
——清·申涵光《荊園小語》
自己謙虛別人就會更加佩服,自我誇耀別人必然會懷疑。
行事常思退一步。
——清·申涵煜《省心短語》
做事要經常想著謙讓(他人)。
凡事不可自謂已知。
——清·陳確《示兒帖》
對任何事情都不可以認為知曉了。
惟自以為聰明才智,故忠言必不可入。
——清·陳確《瞽言》
認為隻有自己才聰明,(所以)什麼有用的話也都聽不進去。
大病隻一自是,不肯克己。
——清·陳確《書示仲兒又》
大毛病隻有一個,就是自作聰明,不肯克製自己。
所謂愚不肖,隻是自是。
——清·陳確《聞過》
所謂的愚蠢不賢,隻是因為自以為是。
飾非拒諫,自以為是,之謂下愚。
——清·陳確《瞽言》
掩蓋過錯,拒絕規勸,自以為是,真可謂最愚蠢的人。
凡聽言擇善,須先絕去自己私意,使心如明鏡之空,乃能照物。
——清·陳確《示兒帖》
凡是想從談論中聽取有用的東西,就必須首先去掉個人偏見,使自己的心像明亮的鏡子,這樣才能看清事物。
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自知也。
——清·陳確《瞽言》
有德行的人不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就怕沒有自知之明。
不伐功斯巨,惟謙道乃光。
——清·高鶚《撲滿》
不誇耀功勞才是真正的偉大功勞,隻有謙遜道德才能得到發揚。
少有所得,則欣然以天地之美為盡在己,自以為至足,乃是自暴自棄。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
有了一點收獲,就認為天下所有的美好的東西都屬於自己,並以為很滿足,這叫自暴自棄。
若要好,大做小。
——清·錢大昕《恒言錄》
要使自己向前邁進,就要謙虛克己。
露才,是君子大病痛,尤莫甚於飾才。
——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剩稿》
顯露才華,是君子的大毛病,但還不如那種無才華卻假裝有才華的毛病大。
境遇休怨我不如人,不如我者尚眾;學問休言我勝於人,勝於我者還多。
——清·李惺《西漚外集·藥言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