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中國文化發展戰略問題(5)(3 / 3)

我是讚成這個的。你不行就讓別人,這個道理很容易理解。總而言之,我們現在這個倫理道德、心理素質、價值觀念,對於一些事物的判斷,不改不行。特別時間觀念、效率觀念,非講不行。剛才我講過,世界上的人都怕時間,而時間卻怕東方人。咱們平常浪費了多少時間呀?是不是?這樣行嗎?一個人一輩子60萬個小時,而且現在是三年等於石器時代的3000年的時代,這麼一個世界情況,如果我們還是慢慢騰騰,還是老的東西,那不行的,我們生產力發展不了。

總而言之,我的意思就是要講文化交流,要講文化發展戰略,我們就要向別的國家好的地方學習,最容易學的我們都學了,啤酒也喝了、沙發也坐了,可是我們得學最難的。就是我們的價值觀念、思想方式,不能馬馬虎虎,得把弱點克服,要不克服的話,我們的生產力就發展不了。生產力發展不了的話,社會主義建起來就困難了。那麼有的同誌可能要問了:啤酒很容易拿來,不用勸我們也喝了。有些東西,我們認為是我們的缺點,認為是別的民族的一些優點,這個怎麼拿來呢?這個問題非常不容易解決。

我引兩個人的話,一個人是梁啟超,他這樣講:“要拿舊心理運用新製度,決計不可能。”他講的是心理,用舊心理運用新製度,辦不到的。要運用新製度,得把舊心理改成新心理。

魯迅有一句話:“人不能自成為新人,文藝不能自成為新文藝。”總而言之一句話,我們要拿比較難拿的。怎麼去拿呢?這個問題恐怕不是一年兩年,十年八年能夠改變的。中共中央的決議裏邊,建設精神文明裏邊恐怕也有這層意思,恐怕要用很長的時間。首先我們得承認我們有這個缺點,首先我們得承認要建設社會主義,首先就要發展生產力,這些東西不去掉,生產力發展不了。我們得承認,不承認的話,認為我們這些東西都好得很,那怎麼能變呢?那還是“用夏變夷”,用我們這套國粹來改變人家,那不行的。第一個要承認,第二個要反思,反複思考,自己思考,思考怎麼辦,是不是?

比方思想改造,現在這個詞大家不大用了,不過我自己認為,思想還是要改造的,每個人都要改造。現在世界上日新月異,我們思想如果停留不變,將來一定是要落伍的。特別是我們老年人,現在我跟年輕同誌談話,就發現年輕人有股銳氣,看問題敏銳,保守東西少。

比方拿文藝界來講,新名詞很多,有一些人就反對,說怎麼現在寫文藝批評全是新名詞。我是不是讚成說是新名詞都好呢?也不是的。無論如何,我們要承認,年輕人容易接受新事物,老年人就不大容易接受。要反思的話,老年人恐怕更要反思,我也在內,我並不例外,我並不比別人高明。隻有這樣,然後才能通過實踐,我們的想法才能慢慢改變。比方說當廠長的,優勝劣敗嘛!廠長,誰要能把廠辦好,經濟效益高,團結同誌好,他就當廠長,不然的話就下台。這不是實踐嗎?我們是唯物主義者,先有存在然後才有意識。將來類似這樣的實踐情況還會多得很。

我想隻有這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我們能夠改變我們過去一些消極的東西,同時發揚我們積極的東西。我再著重說一句:我們要拿來的是第三個層次裏的東西,屬於心的東西。我們要改變我們的一些心理素質、價值觀念、思想方法等等。但這絕不是什麼“全盤西化”。這隻是以我為主,把對我們有用的東西“拿來”,無用的糟粕堅決拒絕。“全盤西化”,理論上講不通,事實上辦不到。

同誌們,我講的話是一家言,放言高論,跟同誌們不講假話,可能有不正確的地方,我自己當然認為正確,請同誌們討論,謝謝大家。

1987年3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