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東西文化的互補關係(1)(3 / 3)

東方文化:將再現輝煌

從宏觀上來看,希臘文化延續發展為西方文化,歐美都屬於西方文化的範疇。而中國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構成了東方文化。“東方”在這裏既是地理概念,又是政治概念,即所謂第三世界。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這兩大文化體係之間也是互相學習的,但是在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內,可能有一方占主導地位。就目前來看,占主導地位的是西方文化。但從曆史上來看,東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二者的關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因為文化不是一成不變的。每一種文化都有一個誕生、成長、興盛、衰微、消逝的過程,東方文化到了衰微和消逝的階段,代之而起的必是西方文化;等西方文化瀕臨衰微和消逝的階段時,代之而起的必是東方文化。

西方文化從文藝複興以來,昌盛了幾百年,把社會生產力提高到了空前的水平,促使人類社會進步也達到了空前的速度,光輝燦爛,遠邁前古,世界人民無不蒙受其利。但它同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一樣,也是決不能永世長存的,遲早也會消逝的。

20世紀20年代前後,西方的有些學者已經看出西方文化衰落的端倪,如德國施賓格勒在1917年開始寫作的《西方的沒落》一書,預言當時如日中天的西方文化也會沒落。此書一出版,馬上洛陽紙貴,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英國著名曆史學家湯因比受其影響,也反對西方中心論。他們的觀點是值得肯定的,因為,西方文化同世界上所有的文化一樣,也是決不能永世長存的,遲早也會消逝的。在今天,它已逐漸呈現出強弩之末的樣子,大有難以為繼之勢了。

具體表現是西方文化產生了一些威脅人類生存的弊端,其犖犖大者,就有生態平衡的破壞、酸雨橫行、淡水資源匱乏、臭氧層破壞、森林砍伐、江河湖海汙染、動植物種不斷滅絕、新疾病出現等等,都威脅著人類的發展甚至生存。西方文化產生這些弊端的原因,是植根於西方的基本思維模式。因為思維模式是一切文化的基礎,思維模式的不同,是不同文化體係的根本不同。簡而言之,我認為,東方的思維模式是綜合的,它照顧了事物的整體,有整體概念,講普遍聯係,接近唯物辯證法。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既見樹木,又見森林,而不是隻注意個別枝節。

中國“天人合一”的思想,印度的“梵我一體”的思想,是典型的東方思想。而西方的思維模式則是分析的。它抓住一個東西,特別是物質的東西,分析下去,分析下去,分析到極其細微的程度。可是往往忽視了整體聯係,這在醫學上表現得最為清楚。西醫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完全把人體分割開來。用一句現成的話來說就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中醫則往往是頭痛治腳,腳痛治頭,把人體當做一個整體來看待。兩者的對立,十分明確。但是不能否認,世界上沒有絕對純的東西,東西方都是既有綜合思維,也有分析思維。然而,從宏觀上來看,這兩種思維模式還是有地域區別的:東方以綜合思維模式為主導,西方則是以分析思維為主導。這個區別表現在各個方麵,具體來說,東方哲學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就是以綜合思維為基礎的。西方則是征服自然,對大自然窮追猛打。表麵看來,他們在一段時間內是成功的,大自然被迫滿足了他們的物質生活需求,日子越過越紅火,但是久而久之,卻產生了以上種種危及人類生存的弊端。這是因為,大自然雖既非人格,亦非神格,卻是能懲罰、善報複的,諸弊端就是報複與懲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