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先秦時期的著名思想家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這段話的意思是,處於富貴之時不放肆,處於貧賤環境中誌向不改變,處於權勢的威逼壓迫下不屈從,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大丈夫。
東漢時期被稱為“強項令”(硬脖子的縣官)的董宣,就是一個很有操守的典範。
漢光武帝劉秀的姐姐湖陽公主有個家奴,仗勢橫行,在光天化日下殺了人,然後躲在宮中,官吏抓不住他。洛陽縣令董宣為了維護正義,利用湖陽公主外出的機會,用計逮捕了這個家奴,並立即將他處死。湖陽公主回宮後在光武帝麵前又哭又鬧,說董宣藐視皇族。劉秀聽後大發雷霆,即招董宣入朝,下令武士將他亂棍打死。董宣麵不改色,對劉秀說:“公主縱容殺人,如不懲治,勢必亂法;亂法則危君。我為君執法,而遇杖斃,何罪之有?”說罷用頭去撞柱子,碰得頭破血流。劉秀深感自己理屈,但又要給公主麵子,就讓董宣給公主叩頭賠禮。可是,董宣堅決不幹。劉秀命人按著他的頭,董宣則以手撐地,挺直脖子,在喊:“臣無過,公主有過,不能賠禮!”董宣就是不低頭。劉秀見狀隻好說:“強項令,下殿去吧。”後來,劉秀還用30萬錢獎賞董宣,但他一錢也不要,全部分給了下屬。
從此以後,董宣更加剛正不阿,嚴格執法,使豪強勢力不敢為非作歹。當地的人稱他為“臥虎”,並讚揚說:
“桴鼓所以不再鳴,因為出了董少平(董宣字少平)。”董宣當了5年的縣官,74歲那年死在任上。光武帝派人去董家吊唁,隻見布被蓋屍,老婆孩子對著痛哭,一問才知他的家裏隻剩下幾斛麥子,一輛破車。劉秀得知情況,十分哀慟地說:“董宣廉潔,死乃知之!”曆史上,“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誌士,舉不勝舉。
南北朝著名無神論者範縝不“賣論取官”;晉代大詩人陶淵明不願趨炎附勢同流合汙;唐代浪漫主義詩人李白蔑視權貴,傲岸不屈等等。他門的品德流芳百世,傳為美談。
到了近現代,中華民族的這一美德得到發揚光大。多少仁人誌士、共產黨人在同反動黑暗勢力的鬥爭中表現出來的錚錚鐵骨,同樣令人欽佩。
傲骨之銘當渴求上進的徐悲鴻準備告別家鄉去上海尋找學習和工作的機會時,宜興始齊女子學校的國文教員張祖芬贈給他兩句話:“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徐悲鴻以此為座右銘,牢牢記在心上,成為他終生恪守的格言。
考進震旦大學後,徐悲鴻麵對一些紈絝子弟的冷諷熱嘲暗暗發誓:“我就是睡地板,喝西北風,也要爭口氣,和這勢利小人比試比試,看看究竟誰有能耐!”結果,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被周圍人視為強者。
1920年初夏,徐悲鴻在法國以優異成績考取了國立巴黎最高美術學校。每到星期日,他便到羅浮宮、凡爾賽、羅丹、奇美等各大博物館臨摹世界名作,恨不得把所有名畫都臨摹下來帶回祖國研究。他常自問:“為什麼外國人能畫出來的,我們中國人就畫不出來?中國人民是智慧的人民,隻要我們肯於學習,敢於奮鬥,外國人能創作出來世界美術名作,我們中國人一定能創作出來!”應該說,徐悲鴻後來創作的《田橫五百士》、《我後》、《愚公移山》等名畫,正是這種決心的碩果。徐悲鴻在巴黎學習時,一個狂妄自大的洋學生故意挑釁說:“中國人愚昧無知,就是把你們送到天堂去深造,天天讓達·芬奇手把手地教,也成不了材!”徐悲鴻馬上憤怒地反擊說:“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我們來比試比試,結業時看看誰是人材,誰是蠢材!”三年後,徐悲鴻的油畫《遠聞》、《悵望》等展示,驚動了巴黎。那個洋學生不得不向徐悲鴻鞠躬,承認錯誤說:“在競賽中,你是勝利者。我是有眼不識泰山!”傲骨之銘,一直是徐悲鴻的生命支柱。在他整整一生的奮鬥曆程中,傲骨之例,不勝枚舉。
朱自清不領“救濟糧”“朱自清一身重病,寧可餓死,不領美國的吳晗‘救濟糧’”(《毛澤東選集》第4卷,第1499頁)我對這件事特別感到親切、悲憤。事隔十幾年了,現在讀到這幾句話,當時情景還曆曆在目。
1948年6月間,當時國民黨政府的法幣像大江東下一樣,時時刻刻在貶值,買一包紙煙要幾萬塊錢。教授的薪水月月在漲,但法幣貶值更快,物價漲得更快,原來生活比較優越的教授們,此時也和廣大人民一樣難以生活下去。特別是家口眾多的人,生活更為困難。
國民黨政府也知道人民的怨恨,特別是高等學校知識分子,他們更是對這種情況忍受不下去。於是便耍了一個手法,發了一種配購證,可以用較低的價格買到“美援麵粉”。
正當這個時候,美國政府積極扶助日本,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告發誣蔑和侮辱的叫囂。
一麵是廉價收買,一麵是扶植日本,侮辱中國人民。我們一些人商量了一下,要揭穿國民黨政府的陰謀,抗議美國政府的侮辱,發表一個公開聲明。聲明是這樣的:
為反對美國政府的扶日政策,為抗議上海美國總領事卡寶德和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對中國人民的誣蔑和侮辱,為表示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氣節,我們斷然拒絕美國具有收買靈魂性質的一切施舍物資,無論是購買的或給與的。下列同人同意拒絕購買美援平價麵粉,一致退還購物證,特此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