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語言文明(2)(1 / 3)

正確地使用敬稱記得剛上大學一年級時,班上有位廣東來的同學,普通話說得不好,不僅發音不準確,有些詞用得也不得當,因此鬧出一些笑話來。有一天,下課以後他問一位年紀很大的教授:“你今年幾歲了?”教授聽了他的話不禁露出驚訝的表情,同學們也都愕然,然而他卻不知自己說錯了什麼話。這就是方言在作怪。在廣東話中,沒有“您”這個表示尊稱的詞,“幾”也不限於問“十”以內的數字。

如果說這位廣東同學的說話還可以原諒,那麼某些北方人的說話就是缺乏教養的表現了。

在我做了教師以後,有時也聽到一些學生直呼“你”,心裏總感到不是滋味。記得1975年,當時的工農兵學員下鄉采訪,有一位學員是北方人,普通話說得很好,就是跟誰說話都稱“你”,顯得很不禮貌。有一次我提醒了她,她卻不以為然,認為講禮貌是資產階級那一套。這當然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左”的傾向,但也不能說與她本人的修養無關。

孩子對長輩,學生對老師,下級對上級,說話時要稱“您”,這是禮貌的表現,也說明說話人有教養。如果對誰都稱“你”,有時就會造成很壞的效果,甚至出現嚴重後果。看過曹禺話劇《日出》的,都會記得這樣一個細節:李石清當上幾天襄理就忘乎所以,對經理潘月亭說話居然稱起“你”來,這引起潘月亭的極大不滿,後來找機會把他解雇了。請聽潘月亭下麵這段台詞:

潘月亭:好,我不陪你了。你以後沒事可以常到這兒來玩玩。你叫我月亭也可以,稱兄道弟,跟我“你呀我呀”地說話也可以。現在我們是平等了。

潘月亭這番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的話,就是李石清“你呀我呀”地說話招來的後果。可見禮貌語言有時是多麼重要。

但是,對人稱“您”要看對象。這除了前麵提到的下對上要稱“您”以外,用“您”既表示尊重,又表示不是很親近。所以對很親近的人,則又用“你”不用“您”、如果同學之間。朋友之間也都稱“您”,就顯得不夠親近、有些疏遠了。

上對下不能稱“您”,否則顯得不夠真誠。我見過一位老師給他的學生寫信,竟然稱對方為“您”。叫人看了,不禁起雞皮疙瘩--未免太不自然了。

學會正確地使用敬稱語言,是做到文明禮貌的必要條件。

切不可小看這件事。

如何說“謝謝”

“謝謝”這個詞,有無限的內涵,不僅是禮貌用語,而且也是溝通人們心靈的鑰匙。說“謝謝”時,應該遵循七條規則:

一、說“謝謝”的必須誠心誠意,發自內心,表示確實有感謝對方的願望,並賦予“謝謝”這個詞一定的感情和生命。這樣,才能使“謝謝”這句話說出來的時候聽起來不死板,不感到是一種單純應付的客套話,從而使你的感謝成為特別的感謝而不是普通的感謝。

二、說“謝謝”時,要認真、自然、直截了當,不要輕描淡寫地、含糊地嘟嚕一聲,更不要怕別人知道你在道謝而不好意思。

三、說“謝謝”時,應有明確的稱呼,通過稱呼被謝人的名字,使你的道謝專一化,如果你要感謝的是幾個人,那就不僅僅要說一聲“謝謝大家”,還要一個個地向他們道謝。這樣就會在每個人的心裏引起反響和共鳴,達到感情的進一步交流。

四、說“謝謝”時,要有一定的體態,頭部要輕輕地一點,目光要注視著你要感謝的人,而且要伴隨真摯的微笑,這樣在對方心裏引起的反響會更強烈。

五、說“謝謝”時,要選擇恰如其分的適當時機,這樣才能使對方切實感到你是在對他的高尚行為和禮貌言行進行一種回敬和酬謝。

六、說“謝謝”時,要及時注視對方的反應,如果對方對你的道謝感到茫然時,你要及時用簡潔的話語道出向他致謝的原因,這樣才能使你的道謝達到應有的目的。

七、說“謝謝”時,也要注意在特殊場合、特殊人員中的運用。比如,當別人不曾想到或感到值得感謝時,你若親切地脫口而出地說聲“謝謝”,那麼,盡管是情理之中,也會使對方感到意外,這時的一聲“謝謝”收到的效果將是平時萬聲“謝謝”所達不到的。

道歉的藝術

道歉時,你絕不能裝著幹其他事情。當你批評下級,後來證實是你的過錯時,你就不應一邊翻著雜亂的信件,一邊向他道歉。你得罪了女主人的貴客,為表示歉意送去一束鮮花,若你不提自己的粗暴舉止,也達不到道歉的目的。

道歉是否奏效,最關鍵的一個因素是看我們願不願意承擔責任。我們常喜歡找借口,這樣就達不到道歉的目的,別人也不會寬恕我們。

及時的道歉,在人們最親密的關係中可能更為重要。不少人有這種想法,親愛的人之間似乎不要拘泥那種禮節。

當然接受道歉和道歉一樣,也是十分重要。有一位女士,當她的孩子承認錯誤之後,她總要再擁抱、親吻他們。她說:“我是想讓孩子們知道,他們不必為了被別人所愛,就隱瞞所幹的壞事情--因為互愛的人也互諒。”

讓你的話倍受歡迎的五條原則

說話是為了傳遞信息、發表意見、推出主張。要達到這個目的,不僅要表現得充分到位,更取決於對方的接受情況。有些人慷慨陳詞,神采飛揚,但聽者卻態度冷漠,或者予以駁斥、回擊,直至雙方不歡而散。因為說話不受歡迎,不能深入人心,導致交談失敗,這是得不償失的。那麼,如何說話才能受歡迎呢?懂得重視他人,勿突出自我小袁說話口齒利落,語言精彩,內容中肯,觀點獨到,他自我感覺也良好,在單位總以能說會辯自居。可小袁並不怎麼受聽者歡迎,相反人們對他有一種嫌惡感。原因是小袁好把自己擺在突出位置,習慣於把聽者當小學生看,甚至肆意貶低。這種隻知賣弄自己不懂尊重他人的做法,如何能贏得別人的歡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