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輕聲細氣的特點從經濟繁榮,文化發達國家和地區人際交往的言語中,不難發現,大多數人的電話交談,麵對麵的友善對話;電視、電影中的夫妻或情人的悄悄語;同事、朋友之間的友好交談,從口語修辭的角度看,都有一個共性特征--輕聲細氣。
這輕聲細氣的外表特征是輕與細。這種交談言語給人聽覺上的感覺是聲音之輕,氣息之細。
這輕聲細氣的本質特征是“情感--氣息--聲音”三者的和諧統一,是情感友善,氣息舒緩,氣流柔細,音量細小,音調不高。
二、輕聲細氣的作用在人類的言語交際中,人類是以情帶聲,以聲傳情,以情運氣,以氣托聲,以聲達意的。輕聲細氣,在一個文明國度、文明社會中,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常言道:“甜言蜜語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輕聲細氣,是“甜言蜜語”中,不可缺少的表現形式,是口語修辭中,不可不練的言語修養,是現代文明語言主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常聽到的口語修辭現象。其作用有:
1.輕聲細氣,今人耳感舒適科技的發展,在給人類帶來現代的文明的同時,也帶來了許多機器噪音,帶來了現代汙染。交通工具的發達,人流增多、加快,給人類耳根帶來許多不清靜。大城市的煩囂,節奏的加快,生活的重壓,令人心情煩燥,令人向往寧靜,向往返樸歸真,向往舒適恬靜的大自然。輕聲細氣,令人耳感舒適,正適合現代文明社會多數人的心理需求。因之,它便成為語言精神文明不可少的重要口語修辭形式。例如,打電話訂房的對話:
A.請問您是東方賓館服務台嗎?
B.是的。有什麼可以幫助您的嗎?
A.我是美國GA企業公司經理,我想預訂兩個標準套房和一個豪華套房可以嗎?
B.可以的,請問哪個月?幾號的?
A.今年8月8號的。
B.請稍等,我查後馬上答複您。
A.好的,謝謝!
B.別謝,請稍候。可以,請把您的公司、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信用卡傳真過來好嗎?
A.好的。
請問,這一段商務對話,如果態度不友善,不輕聲細氣,而粗聲粗氣地說,這一宗生意能談成嗎?合作能愉快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2.輕聲細氣,令人歡天喜地上文我僅就聽者的聽覺感受方麵去闡述輕聲細氣的作用。緊接著,我要談的是從聽者的內心感受角度來述說輕聲細氣的作用。當然,聽覺也好,內心感受也罷,它們是相互聯係的。但有時為了敘述的方便與明晰,又是可以分開敘述的。作為內心感受而言,輕聲細氣是動因,是引起歡天喜地的內心感受的前提條件。作為口語修辭形式而言,它有形式方麵的--語音作為載體,內容為語音之載物。內心的歡天喜地,除了可以恰如其分地運載切題、切旨、切境和自然得體的內容的語音、氣息之外,還需要有切題、切旨、切境、自然得體的內容。這兩者的有機結合,達到“情感--氣息--聲音”的和諧統一,聽者內心才會接納,才會產生歡天喜地的口語修辭效應。例如:母女一段對話:
女兒:媽,我有了。
媽:幾個月了?
女兒:三個月了。
媽:你告訴孩子他爸了嗎?
女兒:還沒呢。
媽:趕快打個電話告訴他吧。女兒:好,我去。
媽:走路當心點哪!
女兒:知道了。
母親聽了女兒的話,能不歡天喜地嗎?遠在外地的丈夫,聽到妻子的輕聲細氣的報喜,能不格外開心與興奮嗎?誠然,在口語修辭中要正確地演繹這懷孕妻子的話語,自然是運用輕聲細氣較為妥貼了。
3.輕聲細氣,令人感到文明意識語言精神文明,一般地說,應該有文明的形式與文明的內容,兩者有機和諧統一。換言之,語言精神文明,應具有“情感--氣息--聲音”三者的和諧統一及修辭內容的真、善、美。而切題、切旨、切境,自然得體的輕聲細氣,則體現了語言精神文明,具備了文明的形式與文明的內容。因此,顯現了說話人的文明言語修養、道德文明和文化修養,為聽者所樂於接受:喜聽、愛聽、樂聽。
口語修辭的輕聲細氣,應是一種綜合的口語修辭形式,口語修辭素質。其所遵循的準則是“情感--氣息--聲音”的辯證的和諧統一。這就是其文明意識的內涵所在。反之,三者遊離,便不存在“修辭立其誠”,不存在口語修辭真、善、美,不存在修辭的精神文明。
輕聲細氣,是一種長期訓練、習得的口語修辭素養。作為一種言語修養,不是“一蹴而就”,它是一個長期言語習得的結晶。而這種言語修養,既有先天因素,又有後天習得因素。從語言實踐角度看,我們看重、強調的是後者而不是前者。因此,要看重大語言環境--社會語言環境的營造,重視個人在理論指導下的自我言語修養。兩者結合起來,才會體現語言精神文明的輕聲細氣。例如:女作家張辛欣在主持電視風光片《話說長江》時,曾采訪過一間醬醋廠。當她出現在一群女工麵前時,女工們麵對她手中的話筒表現出十分緊張,紛紛往後退縮。這時,張辛欣將話筒伸到女工嘴前,有禮地問道:“你是造醋的,請問你愛吃醋嗎?”一個女工不知有“詐”,張口便答:“愛吃醋”。張辛欣馬上放大聲音說:“我沒聽錯吧,她說她愛吃醋!”那潛台詞大家聽懂了,於是禁不住放聲大笑起來。這一笑,將剛才的緊張感一掃而光。這適時的幽默,頓時解除了緊張的心理,張作家的第一句話,輕聲細氣、切境、切旨、友善可親;第二句話,一語雙關,適時幽默,顯露出作家語智的光芒,自然得體,切題切境,教人忍俊不禁,拘謹頓消。這種言語,出自女性作家之口,不低俗,反而令人感到風趣、幽默、言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