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行為文明(1)(2 / 3)

教師身體的造型、手勢、動作,同樣能給有聲語言以補充。穩健的姿勢,敏捷協調的動作,使教學的內容充滿活力,使學生獲得美的陶冶,美的享受。手是人體強有力的表情器官,可以用它多種不同的造型藝術,描摹事物的複雜狀貌,傳遞豐富的潛在心聲,表達特定的含義。手與其他身體器官相配合,則表達的信息更加豐富。配合教學內容助以適當的手勢,使學生易於理解和接受,使課堂教學增輝生色。

誠然,課堂教學盡管需要教師進入“角色”,但畢竟不同於演員在舞台上表演,教師也不是演說家。那種手勢過多,過分地搖頭晃腦,反而會引起哄堂大笑,起到相反的效果。自然、柔和、協調、活潑的神態,才生美感,才能使學生入迷,仿佛一個字、一道題都變成了鮮活的有生命的東西,從黑板上、講台上跳下來,牢牢地留在學生的記憶裏。

親切、自然、端莊、大方、淳樸、謙和是教師應當追求的風度,能夠起到為人師表的作用。而故做姿態、矯揉造作、裝腔作勢卻要不得。

行動是最好的說明

仔細觀察某人的行動,可以對這個人有很多了解。透過各個行動,我們可以很清楚地讀取這個人的性格,或者說是行動哲學的一鱗半爪之類,而且是本人沒有意識到的東西。

讓我們來看看一些身旁的例子。平時大吹大擂,一到緊要關頭卻隻想逃避,也就是“說一套,做一套”的人,在我們周圍經常可以看得到。在日常與人交往之中,想必每個人都有過“遇人不淑”的慘痛經驗。在對方的花言巧語之下,上了當,吃了大虧的例子比比皆是。

因此,言行一致的人受到很高的評價。實際上,當我們評價一個人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這個人對於自己的行為有沒有說謊。而對於這一點,我們多半會從日常的生活中來驗證。因為,當一個人被人從正麵注視時,為了使自己看起來更美,會在無意識間將臉部神經崩緊。而真正的美是在沒有造作、最自然的表情中才能表現出來的。

觀察人的性格也一樣,當他有意識地與你接觸時是很難看出來的;毫不在意的小動作,才能看得出一個人的本質。換句話說,人的行動即使再微不足道,也是人經由全部人格集合的中樞受到刺激而產生的。因此行動這種東西,可以說是一個人的部分縮影。

從這種觀點來看,語言有時候隻不過是為行動做補充說明的手段罷了。而證明語言是否真實的唯一手段,就是觀察那個人的行動。

筆者一向為自己的話負責,留心言行的一致,因此認為對方也會以相同的想法對待自己。所以如果我知道對方是個言行不一的人,會使不信任感頓時升起,並將他視為不遵守溝通規則的低劣人種。

遵守社會公共秩序行為文明有製

人類社會是億萬人民一起生活的共同體,沒有秩序,無規可循,人們正常的生活、學習、工作和勞動就難以順利進行。為了維護公共生活秩序和社會安定,除了依靠社會政治、法律的規範外,公共道德規範的推行有重要意義。凡是公共生活的地方,車站、碼頭、影院、劇場、公園、食堂、商店、體育場等有群眾活動的場所,都應當有相應的公共秩序。

在我們的社會裏,雖然越來越多的人習慣於遵守公共秩序,遵守公共生活準則,但是滋事、破壞公共秩序者仍不乏其例。例如,有的人在需要排隊等候的地方“加塞”,上車搶占座位,在影劇院隨意吸煙,大聲喧嘩,等等;有的人擺脫社會監督,目無法紀,目無公德,甚至行為放蕩,道德敗壞,打架鬥毆,行凶搶劫,構成犯罪行為。這種種不良、不法行為不僅幹擾了正常秩序,而且給人民生命財產帶來危害。因此,要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的安定,一方麵要提高社會成員特別是青少年的法製觀念和道德觀念,培養遵紀守法的良好品質。另一方麵,要同一切破壞公共秩序、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作鬥爭,輕者要進行耐心批評教育幫助,情節嚴重者必須給以法律製裁。

要有文明行為。所謂文明,是表示人類社會發展的程度和進步狀態,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在社會主義社會裏,從廣義上說,凡是以社會主義道德原則和規範為指導的道德行為,都是文明行為。我們這裏講的文明行為,是指人們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按照社會公德去處理日常生活中的道德關係的行為,一般比較側重在人們行為的外部要求。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下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文明準則,既表現人們的行為有禮貌,有禮節,有風度,也表現人與人之間的友愛、團結、互助的新型關係。社會主義文明行為包含多方麵的內容,這裏略舉二三。

互相幫助,助人為樂是文明行為的重要表現。在我們的社會,在人民內部,共同的利益,共同的理想和奮鬥目標,把大家聯結起來;相互之間的關係是平等、互助、團結、友愛的。在共同生活中,我們曆來提倡“把困難留給自己,把方便讓給別人”,做到先人後己,互相關懷,助人為樂,使全國人民能組成一個個親密團結的戰鬥集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