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衛生愛清潔。講究衛生,包括個人衛生和公共衛生兩方麵。個人衛生主要指身體、衣帽、鞋襪、住室的整潔。個人衛生反映了一個人的精神麵貌。一個衣著不整、頭發蓬亂、滿麵汙垢、住處髒亂的人,通常是精神境界不高,對己要求不嚴的人。其實,個人衛生不完全是個人私事,它是關係到是否尊重他人,是否尊重社會上相沿成習的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條件和規範,以至關係到是否維護國家的聲譽、民族的尊嚴。因為個人不講衛生,必然有害社會環境和他人的身心健康。講究公共衛生,要求個人在公共場所(其中包括街道、車間、教室、影劇院、公園等處)不要隨地吐痰、亂扔果皮紙屑、亂倒垃圾、汙染環境,不要在不許抽煙的地方抽煙;不在公共建築物上亂塗、亂畫、亂貼,等等。每個社會公民,應該養成以講衛生為榮,不講衛生為恥的道德風尚,使心靈美與外在美和諧地統一起來。
愛護公共財物
愛護公共財物,從表麵上看,是講人對物的關係,並不構成道德的利益關係。但實際上,人對物的後麵卻包含著個人與社會的關係,它是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延伸。
社會主義公共財物是全體人民通過辛勤勞動創造的,是進一步發展生產和創造美好生活的物質基礎,因此愛護公共財物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愛護公共財物,既是社會主義公有製經濟關係的客觀要求,是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內容,也是個人與社會道德關係的重要體現。在現實生活中,盡管大多數社會成員能夠自覺地維護國家和人民的財產,一心一意參加社會主義建設,但由於剝削階級思想意識的影響,尚有一些人還不能自覺地維護國家和人民的財產,維護社會整體的利益,表現出利己主義的不道德行為,損公肥私,化公為私,揮霍浪費;有的人在公共場所不愛護公物,破壞花木,毀壞文物建築,撕毀圖書館和閱覽室的書刊等等。這些行為都違背了社會公德,應受到社會輿論和個人良心的譴責。愛護公共財物,可以有許多表現形式,但總的來說可歸結為如下要求:每個社會公民都應以主人翁的態度,關心、珍惜、愛護公共財物,應做到關心公共財物比關心個人財物為重,譴責不合理擴大個人財產的行為。
每個社會公民都要勤儉節約,精打細算地合理使用社會公共的財力物力,盡可能地減少消耗,化廢為利,避免浪費。
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社會公共財物,不僅包括已實際構成社會財富的勞動產品,而且包括集體、社會的自然資源。為了使自然能夠更長久、更充分地為人類服務,為了現代人類的進步和未來人類的生存,人們應當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盡可能保護和再生產自然,反對一切破壞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行為。
每個公民都有義務自覺履行愛護公共財物的神聖職責,與一切損害公共財物的不良傾向和行為做鬥爭。
公共場合的文明舉止
吃西餐隨著對外開放,中國人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無論去參加正式的宴會還是自己去餐廳,吃西餐是常有的事情。吃西餐時,座席的排列、餐具的使用和用餐方法必須符合西餐禮儀。
如果男女兩人去餐廳用餐,男士應請女士坐在自己的右方,千萬不可讓她坐在人來人往的路邊。如果隻有一個靠牆的位置,應請女士坐在那裏,男士則應坐在她的對麵。如係兩對夫妻就餐,夫人們應靠牆而坐,先生則應麵對他們各自的妻子。若兩位男士陪伴一位女士進餐,女士應坐在男士們中間。若兩位同性進餐,則靠牆的位置應留給其中的年長者。每個人入座或離座,均應從座椅的左側走為宜,這是規矩。
舉行正式宴會的座席排列,有國際慣例可以依照:桌次的高低依距離主桌位置的遠近而定,右高左低,桌次較多時應擺放桌次牌。吃西餐均使用長桌。同一桌上席位的高低以距離主人座位的遠近而定。西方習俗是男女交叉安排,以女主人的座位為準,主賓坐在女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在我國則依傳統,照例主賓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主賓夫人坐在女主人右上方。西餐上菜的程序通常是,麵包黃油→冷菜或色拉→湯→海鮮→主菜(牛排)→甜點心→水果→咖啡或紅茶。正式宴會可能會更加豐盛。就餐者應熟悉一下菜單,不要一上來就吃飽,接下來便無力他顧了。
入座後攤開餐巾或離座前收取餐巾,均應以主人為先。
餐巾可以疊作兩層鋪放在大腿上,有事暫時離席,餐巾應放在椅子上而不是桌子上,放在桌子上意味著你不想再吃,服務員便不會再為你上菜了。
吃西餐使用的餐具有刀、叉、匙、盤、杯等。一般講究吃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刀叉,飲不同的酒要用不同的酒杯,暫時不懂沒有關係,跟著主人去做不會有錯。西餐具的擺法是:正麵放著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盤上放著匙,再上方放著酒杯。餐巾放在湯盤上或插在酒杯裏,麵包奶油盤放在左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