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輝的軌跡--雷鋒之歌
一三月,燦爛、輝煌的春天,有熱情的火在廣袤的大地上席卷,有雷鳴般的聲音在召喚……
嗬,雷鋒,人們熟悉你的笑容,熱切盼望春燕如期歸來。其實你並沒有離開我們,一直置身於共和國大步行進的隊列中。
你像一叢奮然開放的鮮花,濾淨空氣中分貝過量的噪音;我們每天都接受你微笑的詢問,白荷世界容不下一點灰塵。
跟你在一起,就會變成火,就會變成鋼;或者凝成晶瑩的露珠,在清晨閃閃發光……
啊,雷鋒,你閃光的日記即使再次熟讀,也會喚起人們璀璨的回憶;大海的怒潮即使成為未來,也會在礁石上鐫下你青春的風采。
二人生應該有一種選擇、一種信念。我們選擇奉獻。選擇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選擇默默吐絲給人溫暖的春蠶。
嗬,雷鋒,你平凡而動人的故事,都告訴我們,奉獻是平凡無言更要披肝瀝膽。為了明天,我們揮灑奉獻的熱汗.用勤勞智慧把希望的火炬點燃。
生命是一個過程,是向前、向上的過程。每一個日子,都是一層堅實的台階。有的台階上開滿了鮮花,有的台階上長遍了綠樹,有的台階上綴結著碩果,有的台階上厚鋪著冰雪……
嗬,雷鋒,如果在邊遠的鄉村,有一柱紅燭光明。那就是你的火種。點燃它透明的燭芯;如果在璀璨的星空,有一顆閃光的星星,那就是你的汗珠,凝成它閃光的生命;如果在洶湧的海上,有一名無畏的水手,那就是你的信念。
鑄就他不屈的靈魂……
三你一生輝煌的軌跡,閃耀在一本書裏;一支支歌從你日記裏飄出,編織我們理想的天空;你短暫的生命之光,使我們思想的原野盛滿著鮮花和露珠,生長陽光和糧食。
嗬,三月春風,吹來了一路翠綠和微笑,一路粉紅的歡愉。實實在在的直爽,坦坦蕩蕩的開闊,滲出嫩綠的季節,淌著樂悠悠的小河,溢出濃濃的醇香,蕩著暖生生的歡歌……
呼喚真誠
為人處事,最珍貴者,莫過於真誠。真誠即真實與誠實。真實是客觀的再現。如同一泓清澈見底的潭水,映照其間的形象與客體往往等同無異。誠實卻含蓄和深邃多了,因為它反映的是內在的精神世界,需要心靈與心靈相撞擊,而產生真誠的火花。也許正因為它不客觀直露的緣故罷,通過精神機能的過濾、辨析、思索、理解後,折射出來的難免夾雜一定的主觀色彩。
我們需要真誠,因為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這個準則在我們的生活中曾根深蒂固過。還是在孩提時,我們就受過種種做人要真誠的教育,並不斷起到潛移默化的效果。長大成人具備了扳起麵孔教訓別人的資格後,我們也用同樣的方式教育過自己的子女。記得小時候,曾因調皮砸碎了人家的玻璃,眾孩童見狀一哄而逃作鳥獸散,而我卻乖乖地呆立原處,等待接受主人的訓斥和責罵。那低頭無語、淚流滿麵狀盡管可憐兮兮.但卻是一種見錯敢認的誠實。
童稚無邪,童心純正,我們曾引以為榮。
再拿過去的單純來衡量現在的童心,講諸如此類近似落俗的故事,往往要引起孩子們的譏笑。有次為上二年級的兒子檢查作業,發現有明顯的不該發生的錯誤,當指責他粗心時,兒子卻神秘地告訴我,那是故意。因為每天到校後都有小朋友借去抄襲,待歸還之後自然要改回來的。問其何故,答曰:老師每天都在黑板公布得分,為了保證天天名列榜首。而對兒子的一臉真誠,我一時瞠目無語。
談不上是進步還是倒退,現實中往往有很多事情逼迫你去違心地適應。既然從小學時就潛伏著激烈競爭;優勝劣汰的殺機,兒子為了順應和適應,便在不知不覺中學會了悖謬。細細思索起來,會發現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始於真誠卻悖於情理,如同動物為自我保護而作出的條件反射。筆者算是操筆小吏吧,多年伏案勞作,孜孜不倦,但隨手翻閱自己生產過的官樣文字,觸口可及“在××正確領導之下”、“本單位形勢一片大好”;討論發言,張口即是“我們要以××重要講話為指針,抓緊貫徹落實”雲雲,明知這是虛套和廢話,卻又不得不如此刻畫,否則將觸怒領導,難以過關。想來慚愧。為了適應和順應,也學會了說些言不由衷的話,戴著假麵具做人,而且絲毫不覺得有什麼不自在。
麻木最為可悲。學孔繁森的事跡,我們常常汗顏。
如果心底無私,樂於奉獻,如果堅定了生活的信念,我們便會正確對待生活對我們的理解和誤解。盡管生活中存在種種悖謬和顛倒,盡管天長地久,圓滑與世故已成為一種慣性和積習,但是熱愛真誠,追求真誠仍然是眾望所歸,蓬勃向上的主流。隻要我們擁有共認的準則,那麼真誠就將會永遠存留在我們的生活中。
崇尚儉樸
提出這個焦點,是由於閱讀了在報紙一角的一則小消息。這則消息介紹:香港大學社會研究中心調查結果表明,香港四分之三的青少年有儲蓄習慣,一半以上的青少年懂得量入為出,節約用錢。
簡樸、節約在任何時候、任何地域都是值得提倡的美德。而今物質生活條件的逐漸充裕,使越來越多的同學漸漸遠離、甚至遺忘了這種美德。主持人至今記得上廣西、貴州貧困地區山村學校采訪時見到的一個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