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現代禮儀美(2)(2 / 3)

7.與婦女談話時,一般不要詢問婦女的年齡,婚否,衣飾價格和其它私人生活的問題,不說長得胖、身體壯、保養好之類的話。

8.在談話中,一般不要批評長輩或身分高的人。

9.談話中要使用禮貌語言,要注意語言的親密度。

10.在社交場會談話,不能惡語傷人,出言不遜。即使爭吵,也不要斥責,更不能譏諷辱罵,最後還要握手而別。

四、送禮贈送紀念品和其它禮物是社交活動的形式之一,也是向對方表示心意的物質體現。俗語說“千裏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搞公共關係也有送禮,但公關禮物一般是價廉物美,帶有紀念性的,送禮多是在大的節日或有紀念性的日子。

禮物要有針對性。喜禮,如結婚、喬遷、生辰等禮物要顯示出熱烈祝賀的氣味,最好要有永久性紀念的禮品,切忌送被認為不吉利的東西,如鍾等(送終的諧音)。禮品必須在喜日之前送到。開張答謝性的禮物也應簡單而有氣魄,如錦旗、賀匾等。問候性禮物,一般送些食品、小孩玩具、家鄉土特產、鮮花、藝術品等。鼓勵性禮品如受獎、表彰、升學紀念之類,一般贈送既有實用價值又有紀念意義的文化用品。

五、行止1.走路的禮節走路要遵守交通規則;超越上司、長輩走是不允許的,萬不得已要超越時,須寒喧道歉;在狹窄通路、走廊與長輩、婦女相遇,要馬上站住讓路;和長輩、上司同行時,原則上應在他們的左邊或後麵走;如和婦女同行,男性必須遷就女性的腳步;出入走廊道時,要先整好衣服,不能邊穿衣邊扣扣子,女性不能邊梳頭邊化妝走出來;進電梯應由下輩,主人先進,出來時,應讓上輩和來客先出,但要注意,不能發生上輩和來客進不去的情況。電梯進門左側是上席。

2.坐車的禮節乘坐小汽車的次序和座次是比較講究的。如是四個座位的小車,一般司機後麵靠窗的位置為上座,後排另一邊靠窗的為第二位,後排中間的是第三位,司機旁邊的是第四位,一般由秘書、向導、警衛人員坐。上車時打開右邊車門,請客人或長輩上車,主人上車,下輩從左側門的順序是一、三、二、四。下車順序則相反,最低位者先下車,開車門等待其他人下車。如是主人駕車,客人應坐在司機旁邊的位置上以表示對主人的尊重。和女性一起坐車時,應不問職務地位高低,先讓女性上車,男性坐其左邊。坐吉普車,次序和座位與轎車不同。身份低的一定要先上車,坐在座位的最裏麵,而身份高的則坐在司機座旁邊。乘坐別人的車時,應在對方邀請之後才上車。

3.坐飛機和其它車輛的位置坐飛機或火車,靠窗邊的位置是上席,向著車輛前進的方向更好。如在火車上,四人對坐的位置,前進方向靠窗口的為第一位,對麵為第二位,第一位旁邊為第三位,對麵為第四位;六人對坐的位置,前進方向的中間位為第五位,對麵為第六位。

4.房間內的席次最接近門口的座位是下座。離門最遠的為上座。有時用椅子的類型來定位。沒有靠背的為最下座,有靠背的介中,有靠背有扶手的為上座。

5.舞會的禮節舞會是人類增進交往和友誼的社交活動。是開展公關活動的一種形式。公關部門和人員應充分利用舞會來廣交朋友,融洽關係。

舞會是高雅文明的社交場所,參加舞會者必須講究禮節。

參加舞會,衣著穿戴要整齊、美觀、大方、清潔。不能襤褸不堪,袒胸露懷。容貌要修飾,頭發、胡子都要修飾好。要做到:男子給人一種穩健、充滿生氣的印象,切忌粗俗邋遢;女子應顯得端莊高雅,熱情活潑,切忌輕浮妖豔。

舞會上,走路應步履輕盈,不能橫穿舞池,更不能跑步而過。坐時姿勢應自然端正,身體不要抖動,雙腿不宜叉開太大,也不能翹起“二郎腿”跟著音樂節奏“哆嗦”。

跳舞時,要注意舞姿。男子的右手應放在女子腰部正中,不能超過女子腰的中部,男子要照顧到舞伴,舞步不能邁得過大,也不要把舞伴的手抓得太緊。要掌握好兩人之間的距離,不能把舞伴的身體拉得過近,更不能緊盯著女方的臉。

跳舞時,應注意文明禮貌語言。如果男子想和某女士跳舞而又不認識,最好先請別人介紹,然後趨前鞠躬致意,輕聲他說“請您跳舞,可以嗎?”如果她願意,就會站起身來。這時,男子應禮貌地陪伴她進入舞池共舞。一曲終了,男子應向女子致謝,並把她送回原來座位。如果下一曲不準備和她一起跳舞,就可以向她告辭。等女子坐下來,方可離開。女子如不願意和某男子共舞,就應婉言謝絕。一般說來,女子無故拒絕男子的邀請是不禮貌的。已辭謝某男子的邀請後,一曲未終,不要再同別的男子共舞。如果有人把一位女子介紹給一位男子,那麼,這位男子就必須請她跳一次舞。

一般情況下,不要同性起舞,應由男子主動邀請女子為舞伴。女子若有男舞伴在場,邀請者應先征得女方男舞伴的同意。如邀請女舞伴同赴舞會,不應讓女舞伴獨坐,而自己邀別人起舞,男子應避免全場隻同一位女子跳舞。男子如果僅僅和妻子跳舞也是不禮貌的。由於人多擁擠,你妨礙了別人,或不小心相碰撞,或踩了別人的腳,要給對方致歉。在跳舞時,戴帽,吸煙是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