璋,是古代一種貴重的玉器。在舊時代,人們往往以“弄璋”一詞來表示對別人家生男孩的祝賀。唐玄宗朝,以口蜜腹劍稱著的奸相李林甫,有一次寫信慶賀他的一位親戚生了兒子,將“璋”字誤寫成“獐”,曆來傳為笑柄。宋代詩人蘇東坡曾為此撰寫一聯加以諷刺:
甚欲去為湯餅客;惟愁錯寫弄獐書。
把“弄璋”錯寫成“弄獐”隻能解釋為玩弄“獐”這種野獸,意思差得遠了,李林甫是該受諷刺的。這種寫別字的現象,可謂屢見不鮮。近日,有一位女青年將“待人接物”誤寫為“待人接吻”,於是,一位好事者為此撰寫了上聯:
待人接吻,何其火熱這位好事者向筆者征求下句,筆者才疏學淺;未能應對,特錄此以求教於讀者,同時也懷有警戒別字之意。
唐伯虎諷刺富商
明朝,一暴發商人登門請唐伯虎為他的店鋪題對聯,借抬高身價。唐伯虎素來不屑此人的行為,就揮筆題道:
門前生意,恰似夏夜蚊蟲,隊進隊出;櫃裏銅錢,要象過冬虱子,越捉越多。
唐伯虎用令人生厭的東西作比喻,大大地嘲弄了富商一番。這富商隻從錢字著眼,生意好,賺錢多就行,管它什麼“蚊蟲”“虱子”?他認為此聯寫得很好,當場贈唐伯虎百兩銀子,並歡天喜地辭別而去。
筆者錄後不禁歎曰,諷刺也得看對象,唐伯虎可謂枉費心思矣!幸而賺取了百兩銀子,要不隻能啼笑皆非。
羅錫諷刺太監
明神宗朝,潮州人羅錫上京考試,高中狀元。皇帝恩準他遊禦花園。羅錫滿懷高興,走到園門口,不料卻被一守園老太監攔住。時值冬天,老太監看見羅錫厚裝嚴裹,手上卻拿著一把檀香扇,心裏覺得好笑,就挪揄道:
小書生,穿冬衣,執夏扇,一本《春秋》曾讀否羅錫聽見老太監不但對自己評頭品足,甚至懷疑白已連孔子編的史書《春秋》也沒有讀過,心裏很生氣,馬上回敬了一句:
老太監,生南方,來北地,這個東西還在麼對句中的“東西”二字,指太監的生殖器,老太監聽出來了,氣得要死,但無可奈何,隻好眼睜睜地看著羅錫入園。
這一聯,將春、夏,秋、冬四季和東、西、南、北四個方位嵌入,堪稱巧妙。
“撐目兔”與“縮頭龜
”烏龜在元代以前,一直是吉祥的象征,人們視龜為寶。
可是從元朝開始,有人把縱妻行淫比作“縮頭龜”,從此烏龜名聲狼藉。
《南村輟耕錄》記載了金方所撰寫的一聯,涉及“縮頭龜”,是嘲諷一戶為富不仁的財主的:
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
相傳,兔子望月而孕。“撐目兔”是說這家財主的婦女是睜著眼睛望月亮的兔子,憑“空”懷孕,諷刺她們不守婦道。“舍人”,是指這戶人家的男人,把他們直指為“縮頭龜”,用詞也夠辛辣。“撐目兔”與“縮頭龜”剛好成對,可謂一絕。
“人情大於天”
清代雍正年間,有一個老童生頗有才華,但因性情狷介,不肯送禮給主考官,結果參加十二次考試,都落第了。
他仍不灰心,繼續應考。主考官看見他,就滿臉不高興,將他的考卷丟在一邊,還吟了半聯,肆意譏諷:
上鉤為老,下鉤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老童生心想,自己屢試不售,並非無才,如今考官出言不遜,實屬欺人太甚,一氣之下頂回半聯:
二人成天,一人成大,天大人情,人情大於天直斥考官的貪贓枉法講“人情”,把當時科舉場中的黑暗揭露無遺。主考官聽了,氣得半晌也說不出話來。一快。
紀曉嵐撰聯諷貪官
紀曉嵐,名昀,字春帆,是清朝乾隆年間進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他通曉儒籍,旁貫百家,且為人坦率、風趣,是一代名臣,民間中流傳著很多有關他的傳說。
那時,有一姓金的司空(官名)督修水部(管水利工程的機構)衙門。這個貪官為了多撈點油水,故意拖延工期,上奏工程如何艱巨之類,要求放寬期限。於是乾隆皇帝又派了一個姓科的中書(官名)協助督修。誰知這兩個家夥臭味相投,狼狽為奸,結果修了一年,還未完工。一日廚房失火,把整個未完工的水部都燒毀了。紀曉嵐聽到這個消息後,隨即寫了一副對聯加以嘲諷:
水部火災,金司空大興土木;南腔北調,科中書什麼東西。
上聯嵌入了“金、木、水、火、土”五行,下聯嵌入了“東、南、西、北、中”五方,語出自然,構思獨特,而且恰到好處地挖苦了這兩個貪贓枉法的家夥,不失為一副好聯。“南腔北調”是形容科中書為自己的過失辯解而亂說一氣。
“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表露
相傳古時有一知府,到任伊始,就貼一對聯在衙門口:
若受暮夜錢財,天誅地滅;如聽衙役說話,男盜女娼。
表麵看來,這位知府清廉公正,信誓旦旦。其實他的貪鄙行為比他的前任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不同的是,他喜歡白天接受賄賂(所以不受暮夜錢財),而且要行賄者將財貨直接交到他手中,不許經由衙役中轉,以免中途被“揩油”(所以不聽衙役說話)。這副對聯真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表露,這位貪官也算“老實”。
罵貪官酷吏
從前無錫縣署的大堂上掛過這麼一副對聯,一些心術不正的官兒看見,大為恐驚,有的甚至連忙遠避他鄉:
人人論功名,功有實功,名有實名,存一點掩耳盜鈴之私心,終為無益;官官稱父母,父必真父,母必真母,做幾件懸羊賣狗的假事,總不相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