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館鋪第宅(2)(1 / 3)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悉尼市的“中國城”,華人商店鱗次櫛比,市麵非常繁榮。這裏的華人僑胞,常以對聯表達熱愛祖國的深情,頌揚中澳人民的友誼。有副對聯寫道:“澳陸風光物阜民康邦交友善;中原氣象德門義路揖讓仁風。”在另一家華人商店裏,亦題掛這樣一副對聯:

“德業維新萬國衣冠行大道;信孚卓著中華文物貫全球。”中國有“文明古國,禮儀之邦”之稱,人民素重信譽,文物堪稱冠世,這副對聯氣度恢宏,有泱泱大國之風,充滿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

僑胞身在異邦,心向祖國,他們保留著故土的風俗人情,每逢中秋佳節,華人的商店亦有月餅應市。

僑胞歡聚啖餅賞月,益增去國懷鄉之情。近幾年,東京一家華人經營的點心店每年中秋節掛出這樣一副對聯:“玄猿戲月,四海涵歸遊子心;嫦娥舞天,五洲充溢思鄉情。”每年中秋節,在悉尼市“中國城”的一家華人糕點鋪的月餅廣告上,寫有這樣的對聯:“五嶺南來,珠海最宜明月夜;層樓北望,白雲猶是漢明秋。”據說,這副對聯還印在月餅箋上,隨月餅一起售出。寫月餅,不但在食品上作文章,而從風俗,深化到望月思鄉,又把華南地區幾處山水巧妙地嵌在聯中,更加強了托物寄情之感。

華埠名勝名聯從前離鄉背井,飄零他鄉異邦謀生的炎黃子孫,他們不忘故土鄉情,處處弘揚祖國文化傳統習俗,不論是牌坊祠亭,或是寺廟名勝都懸掛有引人醒目又發人意趣的對聯。

在新加坡的虎豹別墅“挹翠”牌坊,鐫有著名華僑作家鬱達夫手書的名聯:“爽氣自西來,放眼得十三灣煙景;中原勞北望,從頭溯九萬裏鵬程。”澳大利亞悉尼唐人街中國牌樓北樓,鐫刻一副對聯:“四海種族同仁修睦合群為兄弟;一家金蘭結義精誠博愛貫澳中。”一些海外老華僑感慨歎說,憶當年漂洋過海謀生,家中父老曾告誡說:“你們可以賣掉田園屋舍,但切不可賣掉祖宗的傳統與語言文化!”他們雖然長期生活在他國,為了使後代子孫們不忘記“根”在中國,宗在大陸,把祖國幾千年來特有文化的內容更加豐富,形式也大加弘揚。如在墨爾本唐人街建有四邑廟,逢年過節,華人僑胞們都來供奉膜拜。廟中所供,是武聖關公,有聯雲:“勇壯山河,萬裏雄風揚四邑;忠懸日月,千秋義氣普山都。”日本長崎孔廟有一副名聯,這是中國名畫家李苦禪親筆題書:“至盛無域澤天小;盛德有範垂人間。”泰國古都間優吐亞“三保公廟”有兩副對聯,其一:“三保靈應風調雨順;佛公顯聖國泰民安。”其二:“七度使外邦,有明盛記傳異域;三保駕慈航,萬國衣冠拜故鄉。”華商餐館趣聯中國楹聯構思巧妙,有精粹含蓄的,有平白如話的,有語帶雙關的。在海外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繁華鬧市,一看門上有楹聯,便知道這是華商開的酒樓或餐館。

馬來西亞檳榔城華人開的餐館酒樓,比比皆是,有一家“天天醉酒家”的對聯格外誘人,聯曰:“天天飲酒天天醉;醉醉登樓醉醉天。”據說這副對聯是該酒樓開張時,老板登報征集到的,作者是檳城華人,祖籍福建惠安的陳敷仁先生。

在新加坡鳥節路的“先得購物中心”,內有一座汕頭潮州酒樓,酒樓前廳懸掛一副楹聯:“汕泛遠潮通四海;頭掄佳饌冠南州。”此聯為廣東著名書法家黃子厚撰書,聯中即表現出潮汕籍人在海外的影響,同時也反映了海外對南國美食的讚譽。

印度尼西亞爪哇三寶壟市有一家華人經營的酒家,其對聯是從唐詩中集成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在美國紐約,四川飲食服務公司與美籍華人伍承祖合資經營辦起紐約川菜館“榮樂園”,懸有一聯曰:“榮祖榮光,四季色香調羹鼎;樂山樂水,八珍美味協陰陽。”此聯由伍承祖親自撰書,聯中不僅嵌入“承祖”而“榮祖”之意。並嵌入“榮樂”館名,且以“樂山”指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