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乃國之寶;民以食為天。
簡潔明了,可稱得上是至理名言。人是要吃飯的,誰忘了這一條,可會惹出亂子。
近日某地糧店貼出一聯,也頗妙:
一心經營供人口萬家饑飽係心頭。
一日三餐,事關至大。這一聯道出了廣大糧店工作人員的責任心,很切合糧店的特點,思想境界也很高。
酒店妙聯
據說,往昔某地有一間酒店,店旁常有人賣花。酒店主人就請人即景撰一聯貼:
沽酒客來風亦醉;賣花人去路還香。
上句擬人兼誇張,突出酒的美,下句從宋詩“踏花歸去馬蹄香”點化,倒也得體。用這種方式招徠顧客,算得上風雅了。
酒店對聯寫得有特色的還有不少,如:
劉伶借問誰家好;李白還言此處佳。
以中國史上兩大著名酒客的對答來讚揚“此處佳”,下筆不凡。這也是絕妙的廣告詞。
還有:
入座三杯醉者也;出門一拱歪之乎。
鐵漢三杯軟腳;金剛一盞搖頭。
都是突出酒力的厲害,也可供一笑。
農貿市場一聯
自古以來,人民群眾中就有不少撰寫對聯的能手。這是前些年貼在廣州某農貿市場的一聯:
賣出買進,請來此處交易;便民利國,開放集貿市場。
政策正確,物阜民豐。商品流通,市民稱便,對國家也有好處。回憶在“四人幫”禍國的歲月,城裏的集市被取消,廣州市民要買點新鮮的肉類菜蔬也得跑到十餘公裏外的郊區去,農民想出售農產品卻找不到地方,弄得怨聲載道。
難怪人們為集市的興旺而歡呼了。這一聯,上句點出“此處”的性質;下句點出開放集貿市場的意義,更上一層,可謂得體之作。
“我有好長生”
對聯這形式有很久的曆史,在舊社會,很多店鋪的門口都貼著對聯,有的寫出店號營業的項目,有的表現了店主的心願。過去,某地有一間棺材鋪曾貼這麼一聯:
願人皆上壽;我有好長生。
“長生”,是對棺材的美稱。這間做死人生意的店鋪,也講究一點招徠的藝術。仔細看來,對聯的上、下句的含意是矛盾的,但隻能如此寫,否則會被砸的。
藥店對聯(二則)
以前,有一間藥房貼著這麼聯: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它的結構與棺材鋪聯相似,上句是對人們的祝願,下句突出生意經。“何愁”二字,有兩個不同含意:一是緊扣上句,說不為藥買不出生塵而憂愁,表現主人的好心;二是對上句的否定,是說不必為藥生塵而發愁——人一定有病,藥一定暢銷。這一聯很絕。
還有一聯,也很精彩:
一藥一性豈能指鹿為馬;百病百方焉敢以牛易羊。
這一聯,表明藥店的負責態度,很好。
理發店妙聯(七則)
不知什麼原因,曆來理發店的對聯最多,也流傳得最廣。今擇七則以饗讀者。
(一)
某理發店的門口,貼著這麼一對:
進來蓬頭垢麵;出去容光煥發。
表現了此店的“功能”,雖然誇張了一些,但不失真。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