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75年9月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之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已經就有關農村政策作出某些調整,就有些政策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在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後期,從9月23日起,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了農村工作座談會。座談會由紀登奎、吳德主持,中央主管農業的負責人和南方12個省、市、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共17人參加,專門討論農村政策問題。這個座談會開了一個月,到10月21日結束。
總的看來,在1975年的整頓中,農村政策的調整包含“放寬”與“穩定”兩個方麵,屬於放寬政策、促進發展的,主要有鼓勵社員養豬、發展養豬業,支持發展社隊企業等;屬於穩定政策的,主要有農村人民公社的所有製問題、糧食收購價格問題等。農村政策的放寬和穩定,帶來了農業的增產,農村的發展,農民和全國人民生活的改善。
一、大力發展養豬業
由於片麵強調集體養豬、限製農民家庭養豬等政策的偏差,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造成生豬生產下降,豬肉供應緊張。1974年全國隻收購肉豬9843.4萬頭,比1973年減少352.5萬頭。城市采取定量供應的辦法,許多城市人均肉食定量隻有1斤。幹部群眾吃不到肉,營養不足,頗多怨言。如東北三省,想盡了辦法,在一段時間裏,每人每月隻發肉票三兩。於是民間戲稱領導人為“×三兩”。四川素稱“天府之國”,吃肉也成了問題。
鄧小平敏銳地看到,問題出在指導思想和政策上麵。1975年7月,鄧小平同四川省委第一書記劉興元談話,要四川省委研究農業政策,包括養豬政策。鄧小平對劉興元說:四川要樹立“農業第一”的思想,四川沒有肉吃,沒有菜吃,要去很遠的地方去拉菜,就不能安定。鄧小平指出,根據國家計委6月份統計,四川農業增產比例在全國倒數第一,農民分配水平全國倒數第二,農業機械化水平全國倒數第三,1974年全四川省人均農業產值全國倒數第二。鄧小平要求四川管農業的班子要加強,要研究農業方麵的政策,包括養豬政策,政策不能隨便改,改了群眾就不信任,四川要在幾年內把農業搞上去。
1975年8月20日至9月7日,國務院召開生豬生產座談會。參加會議的有19個省、市、自治區和部分重點工礦城市的負責人。座談會重申“積極發展集體養豬,繼續鼓勵社員養豬”的方針,討論修改了《國務院關於大力發展養豬業的通知(草稿)》,製定了發展養豬業的規劃。
1975年9月16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大力發展養豬業的通知》。這個通知的主要精神是對養豬業的政策作出調整,改變限製社員養豬的辦法,糾正把社員正當的家庭副業當做資本主義傾向去批判的錯誤做法,對社員養豬采取“鼓勵”的方針和“獎勵”的辦法。《通知》指出:積極發展集體養豬,繼續鼓勵社員養豬的方針,是毛主席批準的現階段發展養豬業的正確方針,不能改變。最近一個時期,生豬存欄除了一些地方持續上升外,也有的地方徘徊不前,個別的省還有所下降。社員飼養公母豬,應當允許。隻能用積極發展集體養豬的辦法提高集體養豬的比例,決不能用限製社員養豬的辦法來提高這個比例。不能把社員正當的家庭副業當做資本主義傾向去批判。鼓勵社員養豬的政策和獎勵辦法不要隨意變動。
這個《通知》下達以後,產生了積極的作用,社員養豬得到一定的發展。1975年底生豬存欄上升到2.8億頭,比1974年底的2.6億頭增加了2000萬頭,增長7.7%。四川省1975年生豬年底存欄數也比1974年增長了2.4%。
二、支持發展社隊企業
在中央召開農村工作座談會期間,毛澤東於9月27日對支持發展社隊企業的三份材料寫了批語:
小平同誌:
請考慮,此三件(兩封信及一篇報道)可否印發在京各中央同誌。
毛澤東
九月二十七日
毛澤東批給鄧小平的三件材料是:
1.1975年9月5日,浙江省永康縣銀行幹部周長庚給毛澤東、中共中央的信。
周長庚9月4日熬了一個通宵,寫成此信,5日即寄出。信的落款為:“浙江省部分財政銀行幹部,執筆人:永康縣人民銀行千部周長庚。”意謂這是集體意見,個人隻是執筆而已。萬一有什麼麻煩,有個保護自己的退路。隨信附上《華國鋒同誌給湖南省委的一封信》和記者姬業成寫的調查報告《河南省鞏縣回郭鎮公社圍繞農業辦工業,辦好工業促農業》。周長庚信中說:目前我省廣大農村的社(隊)辦企業,如爛漫的山花,衝破種種阻力,到處開放。由於《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修正草案》的有關規定未作修改,中央沒有明確由哪個部門主管社隊企業,致使省內一些黨政領導同誌對這一新生事物態度曖昧,不敢大膽支持和領導,社隊企業處境困難。一些地方的社(隊)辦企業自流發展,偏離社會主義方向,走了彎路。在實際工作中,有一些社辦企業搞得好,省、地、縣有的領導部門就千方百計要把它們轉變體製,收歸他們自己所轄的企業範圍,並說“社辦企業轉大集體專業社、廠,大集體專業社、廠轉全民所有製的國營工廠,是社會主義大方向”,如不轉變體製就不分配原材料,不安排產品銷路。這種說法和做法受到基層黨組織和廣大貧下中農的堅決反對。最近中央即將召開農業學大寨會議,我們懇請黨中央對這些方麵作些新的指示,動員全黨和全國各條戰線,學習、推廣一些先進省、市的典型經驗。
2.華國鋒1974年12月28日給中共湖南省委書記張平化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