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對毛澤東“理論問題指示”不應全盤否定(1 / 3)

1974年12月毛澤東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理論問題的談話,當時被稱為“毛主席關於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傳達,並於1975年掀起了一個學習的熱潮,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曆史地、辯證地認識和評價毛澤東的理論問題指示,是研究毛澤東晚年的思想和實踐不可或缺的一個問題。本文擬對理論問題指示提出的背景、其主旨和內涵、在宣傳貫徹這一指示中鄧小平和“四人幫”的對立與鬥爭,以及理論問題指示的深遠影響等方麵,試作一些分析和評議。

一、毛澤東作出理論問題指示

1974年12月26日,是毛澤東81歲生日。這一天,他在長沙同周恩來長談。談話涉及兩個方麵,“一個人事安排,一個理論問題”。周恩來整理了毛澤東關於理論問題的談話要點,毛澤東對周恩來整理的談話稿作過個別文字修改,並送全體政治局成員傳閱,然後作為黨中央文件印發。毛澤東“關於理論問題的重要指示”內容如下:

列寧為什麼說對資產階級專政,要寫文章。要告訴春橋、文元把列寧著作中好幾處提到這個問題的找出來,印大字本送我。

大家先讀,然後寫文章。要春橋寫這類文章。這個問題不搞清楚,就會變修正主義。要使全國知道。

我同丹麥首相談過社會主義製度。(注:毛主席在一九七四年十月二十日會見丹麥首相保羅·哈特林時說過,總而言之,中國屬於社會主義國家。解放前跟資本主義差不多。現在還實行八級工資製,按勞分配,貨幣交換,這些跟舊社會沒有多少差別。所不同的是所有製變更了。)我國現在實行的是商品製度,工資製度也不平等,有八級工資製,等等。這隻能在無產階級專政下加以限製。

所以,林彪一類如上台,搞資本主義製度很容易。因此,要多看點馬列主義的書。

列寧說,“小生產是經常地、每日每時地、自發地和大批地產生著資本主義和資產階級的”。工人階級一部分,黨員一部分,也有這種情況。

無產階級中,機關工作人員中,都有發生資產階級生活作風的。

二、理論問題指示的主旨和作出理論問題指示的背景

關於毛澤東理論問題指示的主旨,鄧小平講得最為簡明扼要。他說:“毛主席最近有三條重要指示,一條是關於理論問題的,要反修防修。”反修防修,防止和平演變,防止資本主義複辟,是從1956年蘇共二十大以後出現世界性反共浪潮以來,縈繞在毛澤東心頭反複思考的問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先後采取了全黨整風,提倡幹部參加生產勞動,農村“四清”、城市“五反”……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等辦法。當他認為中國出現了修正主義的時候,又發動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理論問題指示是在“文化大革命”進行8年之後,在當時形勢下,總結“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進一步思考這一問題的結果,是毛澤東“反修防變”理論與實踐的繼續和發展。

毛澤東當時麵臨什麼樣的形勢呢?簡而言之,就是結束“文化大革命”。1974年8月,毛澤東發表關於“安定團結”的指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已經八年。現在,以安定為好。全黨全軍要團結。”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以為找到了一種好辦法,可以公開地、全麵地、自下而上地發動群眾揭發我們的黑暗麵,把被“走資派”篡奪的權力奪回來。可是,實踐證明,這場政治運動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義上的革命或社會進步。它根本沒有“亂了敵人”卻“亂了自己”,因而,沒有也不可能由“天下大亂”達到“天下大治”。對“文化大革命”這一全局性的嚴重錯誤,毛澤東始終未能大徹大悟。沒有認識到這是一場由他錯誤發動,被林彪、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但是,毛澤東本人首先識破了林彪集團企圖奪取最高權力的陰謀,機智地領導粉碎了他們策動的反革命武裝政變;也是毛澤東首先識破江青集團借開展“批林批孔”之機進行篡權活動,揭露了他們的野心和分裂活動,宣布他們是“四人幫”。毛澤東雖然堅持在全局上肯定“文化大革命”,但是,他從實踐中還是清醒地認識到了“懷疑一切”、“全麵內戰”的嚴重錯誤,並力圖進行糾正。在“批林批孔”運動中清查軍隊高層領導幹部告一段落的時候,毛澤東發出“安定團結”的指示,決心結束“文化大革命”。在這時候他麵臨的問題是,在不再采用“文化大革命”這種非常辦法的時候,在不搞政治運動的正常情況下,怎樣才能防修反修呢?應該怎麼樣來防止和平演變、防止資本主義複辟呢?毛澤東在進行人事安排的同時,作出關於理論問題的指示,就是對在正常狀態下怎樣反修防變這一問題的回答。

三、理論問題指示內涵評析

毛澤東的理論問題指示話語不多,隻四百多字,沒有什麼論證,但所論都是重大問題,觀點也很鮮明。同以前毛澤東對相關問題的論述聯係起來看,有發展,有變化。在這裏,試對其主要之點做分析、評議。

(一)指出中國還存在著變修正主義、複辟資本主義的危險性

理論問題指示的焦點是堅持無產階級專政,防止修正主義,防止和平演變,防止資本主義複辟。這是中國社會主義製度建立起來以後,毛澤東一直深為憂慮、反複思索、試圖解決的問題。他在理論問題的指示中說:“這個問題不搞清楚,就會變修正主義。要使全國知道。”“林彪一類如上台,搞資本主義製度很容易。”此後,1975年6月21日,毛澤東在會見柬共中央書記波爾布特時又指出:一個是社會主義、一個是資本主義。我們現在還是兩種可能。中國將來可能也變修正主義,但是最後還會回到馬克思、列寧的道路。

毛澤東的這種憂慮是有曆史和現實根據的,是富有遠見的。他強調“要使全國知道”,提起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對這種危險性的警惕,正是毛澤東群眾路線思想的體現。

在這個問題上,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實踐,特別是經過同林彪集團的鬥爭,他對變修的警惕,更進一步集中在黨中央出修正主義上麵。早在1964年6月,毛澤東在一次談話中說:傳下去,傳到縣,如果出了赫魯曉夫怎麼辦?中國出了修正主義怎麼辦?要縣委頂住修正主義中央。在1965年8月的一次談話中,毛澤東又說:領導人,領導集團很重要,許多事情都是這樣,領導人變了,整個國家就會改變顏色。在同年10月10日中央工作會議上,毛澤東同大區第一書記談話中又提出“中央出了修正主義怎麼辦”的問題,並指出:“如果中央出了修正主義,你們就造反。各省有了小三線,就可以造反嘛。”在理論指示中,毛澤東“反修防變”的焦點放在“林彪一類”上麵,認為最危險的敵人是林彪那樣的陰謀家、野心家,指出“林彪一類如上台,搞資本主義製度很容易”。“林彪”後麵的“一類”二字是周恩來的整理稿上所無而由毛澤東加上去的。

(二)力圖尋找變修正主義、和平演變、複辟資本主義這種危險性的內在原因

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毛澤東對產生修正主義、複辟資本主義的社會基礎,更多地著眼於舊社會遺留下來的社會成分。他賦予“文化大革命”的任務之一是要解決這一部分人的問題。這一點,在1966年6月10日毛澤東同越南勞動黨主席胡誌明談話中說得很清楚。毛澤東說:現在我們搞文化大革命。搞教育界、文藝界、學術界、哲學界、史學界、出版界、新聞界。這次是大大小小可能要整倒幾百人、幾千人。他解釋說,因為當時我們沒有人,把國民黨的教員都接受下來了。大、中、小學教員,辦報的,唱戲的,寫小說的,畫畫的,搞電影的,我們很少,把國民黨的都包下來。這樣一說,你就知道文化大革命的道理。此後,在1967年2月3日毛澤東接見阿爾巴尼亞領導人卡博和巴盧庫的談話中,在1970年12月18日毛澤東會見他的美國朋友斯諾的談話中,都說了類似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