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17日,黨的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恢複鄧小平同誌職務的決議》,決定恢複鄧小平的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這是鄧小平一生“三落三起”中的第三次複出。正是這次複出,使鄧小平成為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人民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
1976年4月7日,在“天安門事件”發生後的不幾天,中央政治局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通過決議,撤銷鄧小平的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這是鄧小平第三次被打倒。“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也隨之改為“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以更大的規模和聲勢在全國強行推開。
在粉碎“四人幫”之後的第二天,1976年10月7日,葉劍英就向華國鋒提出為鄧小平平反、恢複鄧小平工作的建議。此後,葉劍英又多次向華國鋒提議。在玉泉山召開的一次中央政治局會議上,葉劍英正式提出,盡快讓鄧小平出來工作。他說:我建議讓鄧小平出來工作,我們在座的同誌總不會害怕他吧?鄧小平參加政治局,恢複了工作,他總不會給我們挑剔吧?李先念馬上表示讚成。與會人員都把目光投向主持會議的華國鋒。但華國鋒覺得時機尚不成熟,采取往後拖的辦法。
這時,公開的提法還是集中批“四人幫”連帶批鄧小平,內部則采取措施,逐步恢複鄧小平正常的政治生活。12月14日,中共中央決定,恢複鄧小平閱讀中央文件的權利。很快,因患前列腺炎引起嚴重尿瀦留而住在301醫院治療的鄧小平,就讀到了發給他的第一批文件——《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罪證(材料之一)》。沒過幾天,中央辦公廳派車把鄧小平接到玉泉山,華國鋒、葉劍英、李先念和汪東興向他介紹了粉碎“四人幫”的經過。
華國鋒並不是沒有主見的人。他從當時全局出發,對鄧小平複出的問題是有考慮的。在1977年1月6日政治局會議上,華國鋒講出了他內心的疑慮和打算。
華國鋒說:關於鄧小平同誌的問題,在處理“四人幫”問題的過程中反複考慮過,當時提出批鄧反右是正確的。鄧小平同誌的問題是要解決的,實際上也在逐步解決,外電也看出了這個動向。開始提深入批鄧,後來提繼續批鄧,現在又提“四人幫”批鄧另搞一套。現在有人不主張這樣搞,主張打倒“四人幫”後,小平同誌馬上出來工作。如果一打倒“四人幫”鄧小平就馬上出來工作,“四人幫”的人會說有人要給鄧小平翻案。小平同誌不是一個人,是一層人。如果急著給小平同誌翻案,會帶來問題。因為材料之一還沒有發,問題沒有澄清,壞人會乘機煽動。這樣會被動的。人家會不會說是為鄧小平翻案?是不是不繼承毛主席的遺誌?
華國鋒又說:我們同“四人幫”的鬥爭,不是為鄧小平翻案,是反對“四人幫”搞陰謀、搞篡黨奪權。“四人幫”反對毛主席,是極右,抓住這些問題進行鬥爭,才是正確的。如果打倒“四人幫”就馬上提出解決小平同誌的問題,會引起混亂。我們同“四人幫”的鬥爭,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馬克思主義同修正主義長期鬥爭的繼續。他們是要篡黨奪權。我們要抓住這個實質性的問題同“四人幫”鬥爭,把那些不急於解決的問題,往後拖,這樣有利。有些問題要逐步解決,要經過適當步驟,把問題弄清楚,要服從同“四人幫”鬥爭這個大局,不要把問題搞顛倒了。當時這樣的決策是對的。
華國鋒說:鄧小平同誌出來工作的問題,應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頭腦要清醒。還說:小平同誌的問題,要解決,但不要急。我們這樣解決的辦法,小平同誌自己也會理解的。有些不同的看法,不要緊,要引導,要講清楚。
對於華國鋒應做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解決辦法,葉劍英也是讚成的。他曾對一位老同誌說:小平同誌是要出來工作,不過要晚一點。車子轉彎轉得太急要翻車的。小平這個事是毛主席提的,政治局通過“留黨察看、以觀後效”的。現在一下子馬上出來不行,要一個過程。不然真成了“宮廷政變”了。
群眾要求恢複鄧小平工作的呼聲,從1977年1月開始日益高漲。
1977年1月8日,是周恩來逝世一周年的忌日。1月6日起,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下就出現了花圈和悼念的詩文、標語。人民群眾通過集會、演講、刷大標語、寫大字報等形式,聲討“四人幫”,肯定1975年鄧小平主持整頓的成績,表達要求鄧小平出來工作的迫切願望。北京的李冬民等人在天安門廣場貼出大標語:“強烈要求黨中央恢複鄧小平職務!”“為天安門事件平反!”全國各地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標語。要求鄧小平出來工作的群眾呼聲越來越高。這段時間,葉劍英、陳雲、李先念、徐向前、聶榮臻、王震、許世友等一批德高望重的老同誌在不同場合以不同的方式向華國鋒和黨中央提出,要盡快讓鄧小平同誌出來工作。但華國鋒還是認為時機不成熟,不能“盡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