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鄧小平第三次複出經過(3 / 3)

3月14日當天,胡耀邦即到西山25號樓看望鄧小平。鄧小平就當前應該抓落實幹部政策、平反冤假錯案問題同他交換了意見。

4月10日,鄧小平給華國鋒、葉劍英和黨中央寫信,指出:“我們必須世世代代地用準確的完整的毛澤東思想來指導我們全黨、全軍和全國人民,把黨和社會主義的事業,把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事業,勝利地推向前進。”鄧小平以“準確、完整”理解毛澤東思想的觀點,從根本上否定了“兩個凡是”,表現了一個政治家敏銳的眼光。鄧小平在信中表示:“我感謝中央弄清了我同天安門事件沒有關係這件事,我特別高興,在華主席的講話中,肯定了廣大群眾去年清明節在天安門的活動是合乎情理的。至於我個人的工作,做什麼,什麼時機開始工作為宜,完全聽從中央的考慮和安排”。鄧小平提出一個建議:“如果中央認為恰當,我建議將我這封信,連同去年十月十日的信,印發黨內。”“去年十月十日的信”,指那天鄧小平給汪東興轉華國鋒並黨中央的信。在那封信裏,鄧小平表示堅決擁護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的果斷行動,擁護黨中央關於由華國鋒擔任黨中央和中央軍委主席的決定。

4月14日晨,鄧小平又致信華國鋒、葉劍英,說明根據他們的意見,對4月10日那封信修改的有關情況。當天,華國鋒就在鄧小平來信上批示:“東興同誌:信及附件印發中央政治局同誌,經研究後確定印發的範圍。”

此後,汪東興、李鑫受華國鋒委派前去看望鄧小平,同他談中央轉發他那兩封信等情況。要求鄧小平出來之前寫個東西,寫明“天安門事件”是反革命事件,遭到鄧小平嚴辭拒絕。鄧小平明確表示:“兩個凡是”不行。按照“兩個凡是”就說不通為我平反的問題,也說不通肯定1976年廣大群眾在天安門廣場的活動“合乎情理”的問題。他表示:我出不出來沒有關係,但是天安門事件是革命行動。

5月3日,中共中央將鄧小平1977年4月10日的這封信和1976年10月10日致中央的信,一起轉發至縣團級。

5月24日,鄧小平同王震、鄧力群談話。他追述了同汪東興、李鑫的否定“兩個凡是”的談話,並進一步指出,“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他說:馬恩列斯毛沒有說過“凡是”。一個人講的每句話都對,一個人絕對正確,沒有這回事情。

這時,要求鄧小平複出的呼聲更加高漲了。在這樣的情勢下,華國鋒順乎黨心民意,按3月工作會議期間中央政治局的決定,主持召開黨的十屆三中全會,讓鄧小平複出。1977年7月17日,全會一致通過《關於恢複鄧小平同誌職務的決議》,決定恢複鄧小平的中共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的職務。

7月21日,鄧小平在十屆三中全會上講話。他全麵、係統、深刻地論述了完整地、準確地認識和理解毛澤東思想的問題。他明確表態:

作為一名老的共產黨員,還能在不多的餘年裏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我個人來說是高興的。出來工作,可以有兩種態度,一個是做官,一個是做點工作。我想,誰叫你當共產黨人呢,既然當了,就不能夠做官,不能夠有私心雜念,不能夠有別的選擇,應該老老實實地履行黨員的責任,聽從黨的安排。

一個星期以後,7月30日晚上,鄧小平到北京工人體育場觀看香港足球隊同中國青年足球隊的比賽,出席1977年北京國際足球友好邀請賽閉幕式。當他走上主席台時,全場近10萬觀眾長時間熱烈鼓掌。外國記者迅速報道了鄧小平這次公開亮相。

他們寫道:鄧副主席在群眾麵前露麵是去年1月在周恩來總理追悼大會上致悼詞以來第一次。

鄧先生似乎並沒有由於他去年受到貶辱而有什麼改變,看上去他比他的實際年齡要年輕十歲。

比賽中間休息十分鍾,鄧先生一度退席。但當他又出席觀看後半場比賽的時候,十萬觀眾撇開比賽,霎時都站立起來,向他報以狂熱的掌聲。

對於觀眾來說,這是一個不僅觀看比賽,而且也是注視約隔一年半之後在公眾麵前露麵的鄧先生一舉一動的繁忙之夜。

從此,鄧小平回到中央領導崗位,作為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路上開拓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