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從優先發展重工業到按農輕重為序,毛澤東探索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工業化道路。在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艱苦奮鬥,初步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培養了經濟文化建設等方麵的骨幹力量,為改革開放新時期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第六,毛澤東製定了繁榮文化、發展科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中國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事業都取得巨大發展。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的國防科技事業的成就,打破了霸權主義的“核壟斷”,使中國躋身於核大國和航天大國的行列。
第七,在毛澤東領導下,從倡導、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到提出“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思想,我國始終不渝地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和國際統一戰線策略。在毛澤東時代,恢複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和安理會的席位,和日本建立了正常外交關係,突破了中美之間長期對抗的局麵,確立了中國在國際上政治大國的地位。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時,我國同11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外交關係。毛澤東打開的外交新局麵,為我國以後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了有利的國際條件。
總而言之,毛澤東雖然沒有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概念,在探索、實踐“第二次結合”的過程中也產生過不少失誤,遭遇到許多挫折,甚至犯了全局性的錯誤,但他領導建立了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製度,從思想理論和政治、經濟、文化、外交各個方麵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鄧小平正是在毛澤東根據中國情況開辟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引領和啟示下,提出“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並不斷豐富、充實、提煉、升華,開辟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的時候,我們永遠銘記毛澤東為認識中國、改造中國而作的不懈努力,永遠銘記毛澤東進行馬列主義同中國革命與建設實際“第二次結合”的探索、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基礎的偉大功績,永遠銘記毛澤東為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大國地位、為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積下的不朽功德。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站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的時候,我們中國還不會製造汽車,不會製造飛機,還隻能用牛馬耕田,而當1976年他離開我們的時候,我們不但有自己製造的飛機、汽車和拖拉機,我們還擁有了原子彈、氫彈,不僅能把衛星放上天,還會把衛星收回來。中國已經敲開了世界核俱樂部和航天俱樂部的大門,成為其中的一員,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就是毛澤東的偉大功勳!這就是毛澤東時代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