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創新能力(2 / 3)

(5)注意力的培養

注意力是意識指向和集中於周圍事物的能力。由於注意,人們才能集中精力去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深入地思考一定的問題,而不被其他事物所幹擾;沒有注意,人們的各種智力因素,觀察、記憶、想象、和思維等將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製。如何培養青少年的注意力呢?一要使青少年養成在做某一件事之前明確目的和任務的習慣;二要培養他們對學習和探索的興趣,對青少年來說,注意力往往與興趣成正比;三要有意識地鍛煉他們的有意注意,提高他們排除幹擾的能力。

創新能力不可能脫離這些智力因素而單獨存在,它的發展必然要受到其他能力的製約。如果不能有效的進行觀察、注意、記憶和思維,就不能在頭腦裏積累很多材料形成表象,想象力也就很難發展,一個人如果失去了想象力,那麼創新更無從談起。除了這五種智力因素的培養之外,我們還應注意培養青少年逐步形成以下幾種創造型人才的心理特征:

①主動性:旺盛的求知欲和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積極進取;

②洞察力:富於直覺,對環境有敏銳的觀察力;

③變通性;思想通暢,善於舉一反三,點子多:

④疑問性:不盲從,敢衝破舊觀念;

⑤求異性:有獨出心裁的見解,與眾不同的方法,勇於棄舊圖新,別開生麵;

⑥自信心:深信自己所做的事情的價值,不怕誹謗,勇往直前;

⑦堅持力:有百折不撓的毅力與意誌;

⑧想象力:合理的想象不斷產生新觀點;

⑨嚴密性:能深思熟慮,精細推敲;

⑩幽默感:幽默的性格使他情緒永遠高漲;

勇氣:敢於麵對常人無法忍受的困境。

綜上所述,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培養不能單科獨進,而應在不斷開發他們的綜合智力的基礎上進行培養,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科技教育

青少年創新能力的強弱,決定於他們作為創造主體的創造心理的動力大小。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一項主要功能,即引發、培植、強化青少年的心理創造動力,從而使他們的創新潛能得到充分發揮,不斷攀登科學高峰,成功地走向人類神聖的科技王國。

青少年創造心理動力的一個重要方麵是創造主體的外傾性需要。所謂外傾性需要是指向創造主體身外世界——自然和社會的需要,這種需要的滿足取決於來自外部世界的信息刺激。居裏夫人的科技創造心理就萌發於外界世界的刺激,愛國仇敵思想堅定了她的理想和信念,激勵她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一不怕碰壁,二不怕勞累,終於發現了放射性元素“釙”。

在創造心理方麵,青少年較之成人有著不可比擬的先天優勢。青少年活潑、好奇、求知欲強,其外傾性的需要比成人更為強烈。他們雖然在經驗和閱曆方麵不如成年人心智清醒,老成持重,但也很少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最少保守思想,他們總是以一種成人沒有的新奇眼光來看世界,在他們看來,自然的社會的現象有著不可言喻的奇妙性,許多懸念,問號經常縈繞在他們的腦際,他們急切地想探求世界的一切,在成年人看來,也許不屑一顧微不足道的問題,在青少年的心中卻非同小可這是對世界的探求,是創造心理的躁動。對這種青少年中表現出來的外傾性心理需求,我們切不可熟視無睹或一笑了之,甚至因無法應付他們的窮根究底而加以訓斥,任何簡單的做法都會挫傷孩子剛剛萌動的心理創造力,而使科學靈念的閃光過早地熄滅。

青少年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和強化這種創造心理需要。如以聲、光、電化、生物天文、地理等為中心的科技活動,可以使學生充分觀察和領略到大自然的博大無窮,從而激發他們勇於探索自然界奧秘的創造心理,成為發明創造的外界動力:小製作、小發明、小創造、小培育小探索、小學術爭鳴等,每項活動都或多或少地滿足青少年的求知欲、創造欲。久而久之,這種外傾性的創造心理便會穩定下來,形成創造動力的心理定勢,青少年的創新能力也隨之得到提高。

青少年創造心理動力的另一個重要方麵是創造主體的內傾性需要。內傾性需要是指向創造主體內心精神的需要,這種需要的滿足與否來自內在心靈的體驗。這種需要以滿足人的性靈情感為目的,而不是以獲取外在功利為目的,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而成為世界的靈長,乃在於其能夠認識和把握自然與社會的規律性,自主地改造自然和社會,創造新世界、新環境。這種對必然規律的認識、把握駕馭和超越就是人的自由性。自由性是人的屬性,人的本質力量,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功能之一,即發展人的這種自由力量,促使主體創造心理能夠自由飛翔。同時又能給予創造主體以人類特有的性靈情感的奇妙的體驗形式。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說過這樣一段話:“幸而世界上世世代代有這麼一批‘傻人’,願為追求真理而奮鬥終身。在真理麵前,他們每有所得就笑逐顏開,一無所獲又愁容滿麵。我們相信,一個人想要為人類作出一些有意義的事,就無法擺脫這種苦樂相兼的境界。……有了這批‘傻人’才使科學得以建立。”正是基於不懈追求真理這種內傾性創造心理的勃發,眾多科學家才會有“拚命三郎”的勁頭,醉心研究,雖苦猶甜。可見,強烈的內傾性需求,是創造主體的內在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