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然,青少年正處於身心成長的時期,他們的價值觀念乃至世界觀還沒有完全形成,那種自我確認、自我實現的內傾性需求還很朦朧。不少青少年隻是從興趣出發,甚至是從“玩”的目的出發來參加青少年科技活動的。量子生物化學專家溫元凱小時候特別喜歡自己在家裏“做實驗”,用墨水瓶裝上燈芯做酒精燈,把電燈泡改成燒瓶,把打針的針管改成試管,然後自己裝小火箭,從麵粉中間做味精等,雖然也闖了不少禍,卻很好地培養了他的創新能力,為以後的成功打下了基礎。有些人認為,自我確認、自我實現的內傾性需求是高層次的,而以消遣、自娛為目的內傾性需求是低層次的。實際上並不盡然,自我確認、自我實現的創造追求固然可貴,然而以消遣、自娛為目的創造追求對於天真爛漫的孩子來說,也並不可鄙。要知道,玩是孩子的天性,也許正是在這不登大雅之堂的“玩”中,會形成青少年自我確證、自我實現的創造心理。實際上,這是引發創造靈感的火花,是向科學殿堂邁進的第一步,是向高層次心理需要的必要過渡。成功的喜悅將會增強青少年的自信心、進取心,促使創造心理的幼芽茁壯成長。
廣闊無垠的科學天地和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可以潛移默化地陶冶青少年學生的性情;對科學的向往,可以充分調動他們學習和探索的積極性,有效地培養青少年創造心理的品質。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教育的和諧就在於,如何把人的流動的下述兩種機能平衡起來:一方麵,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和理解;另一方麵,是自我表現,自己內心品質的表現,自己世界觀、觀點、信念、意誌力和性格在積極的勞動中,在創造性活動中,在集體成員之間的相互關係中的發現和表現。”科技教育調動、強化了青少年創造心理的外傾性需要和內傾性需要,使青少年對外界的認識和對自身的認識得到和諧的發展。大量科技實踐活動充分證明了蘇霍姆林斯基這一論斷的正確性。
3.藝術教育
藝術教育對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的激發和培養有著特殊的功效。李嵐清副總理在1995年6月致“全國省市教委主任美育培訓班”的信中指出:"為了貫徹《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全麵貫徹教育方針,培養麵向二十一世紀的優秀建設人才,就必須重視和加強學校美育與藝術教育,將藝術教育作為應試教育的素質教育轉軌的途徑之一。"青少年創造力的培養離不開素質教育,藝術教育在這方麵的作用不可低估。
藝術之所以能成為藝術,是因為她是獨特思維方式的產物,赫伯·裏德在《通過藝術的教育》中指出,藝術是“以能傳達的形式來表現感覺,表現心理經驗的樣式,以規定的形式來表現思想。”藝術的存在價值在於創造和創新,不然就是沒有生命力的藝術。藝術的本質決定了藝術教育必須特別強調創造性和個性培養。
以音樂教育為例。音樂作為一種非語意性的社會文化現象具有它存在的價值,它可以為人類提供一種運用聲音表達人類知識、社會關係結構的方式。音樂也是傳達人類體驗與審美感受的媒介,喜愛音樂是人類的天性,對音樂的需求是人類一種特殊的需要。
音樂是一種聽覺的藝術,音樂語言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對事物的描繪間接而朦朧,這就給欣賞者提供了藝術想像的自由,音樂通過聽覺作用於人的情感,會引起人們豐富的聯想。音樂的這種特性就給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而發散性思維正是一種珍貴的創造性思維方式。1957年,蘇聯成功地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震驚了全世界,從來都不甘示弱的美國人更是深感詫異,“我們為什麼會落後呢?”美國的專家、學者們究其原因,最後得出一個意想不到的結果:美國的教育——尤其是藝術教育落後於蘇聯。美國科技人員藝術修養的缺乏影響了他們的創造性,導致美國在高科技競爭中的失敗。美國人就此認識到藝術教育在人才培養和智力開發方麵具有其他學科所無法替代的作用。1994年,美國政府以法律形式通過了《2000年目標、美國教育法》,在世界上第一次把藝術(包括音樂、舞蹈、視聽覺藝術和劇院藝術)增例為美國基礎教育中的核心學科。
音樂作為基礎文化藝術修養的必要組成部分,通過開發人的大腦右半球,能夠對人的精神狀態和意誌心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種影響對人的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塑造具有偉大的力量。音樂教育通過其教育教學活動,可以用音樂來培植高尚而豐富的情感,建造充實的內心世界,有效地豐富和發展人的想象力和創造精神。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愛因斯坦不僅精通科學,而且還是一位造諧很高的小提琴、鋼琴演奏家。他曾說過:“我的科學成就,很多是受音樂的啟發而得來的。”天體立法者開普勒喜歡聽巴赫的音樂,他認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土星和木星的運動是有節奏的,遵從和聲規律的,它們本身就是一首歌。是什麼觀念促使開普勒去尋求天體運動和音樂之間的關係呢?很簡單,這個觀念就是宇宙的和諧,他相信,大自然的美,必定象音樂那樣令人神往。
21世紀激烈的國際競爭迫切需要作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方麵的國民素質的提高,知識經濟的發展迫切需要包括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國民素質的提高,青少年是未來的主人,他們沒有固定的思維模式,心理沒有過多的負擔,能夠很快地進入那種無拘無束、自然放鬆的自由狀態,從而激發靈感,直至產生強大的創造力。我們現在必須要做的,就是順應時代潮流,針對青少年本身的生理、心理特點,加強青少年綜合智力開發,並通過科技教育、藝術教育等手段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造就新一代高層次、高素質的創造性人才,為把祖國建設成為現代化科技強國而努力奮鬥。每一個學生都有充分發展的潛能,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展為代價來求得另一部分人的發展
●實施義務教育法,就是要保障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
●實施義務教育法,要表明政府和全社會為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提供教育機會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