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使人成功
一次,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發現某個菌落周圍的葡萄球菌都死了。在實驗中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不值得特別注意,然而弗萊明卻看到了這種現象背後的重大意義,繼而深入研究,結果發現了青黴素。
從這個例子中,我們便不難理解觀察與思維的關係。
如果把思維過程比作烹調技巧,那麼,通過觀察得到的繽紛世界便是做飯所需的原料。最終思維產品的質量好壞不僅取決於思維過程是否縝密科學,而且直接受到觀察信息的影響。
進一步說,大腦思維機能的產生與發展也離不開外部的信息。就如同好相機必須配好膠卷一樣,如果我們觀察的信息總不能反映事物的本來麵貌,那麼也難以想像我們的思維水平會有多高。
觀察能力是智力的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觀察是聰明的眼睛。沒有敏銳的觀察力,就談不上什麼聰明。
但在以往的思維開發中,人們並沒有把觀察力的培養擺在應有的位置上,這樣做的最大弊病就是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水平難以提高。
因此,要提高孩子的思維能力,就必須首先從提高觀察力開始。同樣,思維能力的發展也會大大促進觀察的準確性、敏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