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智商可以靠教育來提高(2 / 3)

大腦的每一步成長發育似乎都有一個過程——我們暫且稱其為“機會之窗”,正如一個神經生物學家所說——某些時候會產生一些具體的聯係。比如說,在嬰兒半歲的時候,神經原會支配著視覺神經受一個發育的短暫爆發期。

那麼,對於理解語言和學習對話也同樣有一個類似的“機會之窗”。正如一個新生兒就有能力去分辨人群中的任何一種語言。根據一位研究語言發展的認知神經學家帕特立夏·庫爾博士所說,美國的嬰兒在半歲的時候,都能夠很容易地區別開“r”和“l”這兩個音。然而,日語當中沒有了“l”的發音,日本的嬰兒普遍地記不住這兩個語音之間的聯係。因此,通常一個2歲前不能區別“r”和“l”的日本孩子,當他成長為一個成年人時,會在辨別這兩個發音方麵存在一定的困難。

假如錯失了一次機會,那麼孩子的發展會永遠受到阻礙嗎?不,不是這樣的,因為增強智力發展的機會貫穿著孩子的整個童年時期。

底特律韋恩州立大學兒童醫院的兒科神經病學家哈裏·丘格尼指出,用正電子發射的X線體層照相術掃描一下,可以檢查出大腦中葡萄糖的消耗量,2到10歲的孩子的大腦所耗用的能量相當於成年人大腦的兩倍。對於這種情況,丘格尼解釋說,是因為人類成長發育的早期,大腦需要有更多的聯係活動,這就可以使學習新的技能變得更為容易些。

比如說,我們可以思考一下學說一門外語的過程。一個上幼兒園的兒童要比一個9歲的孩子更容易學會一種不熟悉的語言,而9歲的孩子又比一個高年級學生或成年人更容易掌握外語。

父母在家裏能做些什麼以幫助孩子提高智商呢?和丈夫合作進行早期介入研究的莎朗·蘭斯曼·拉美說過:“你們不必要按照很正規的方式對孩子進行教育。”真正重要的是要為孩子創造一種可以激發他主動學習的氣氛。這些專家建議說,應該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

你六周大的孩子的視力焦距大約是七英寸,就相當於你通常把孩子抱到麵前,看著他的臉時的那種距離。這可以使他的大腦接受外界消息,而且他經常看到的事物能加深他的記憶,同時可幫助他把世界分成哪些是熟悉的,哪些不熟悉,哪些是不同的,而哪些有相同——這對於他的學習來說是一種至關重要的能力。

康涅狄格州居民艾米·倫納德,自從女兒出生後她就堅持和女兒用談話的方式進行交流。到3歲時,莉奇(女兒伊麗莎白的昵稱)就可以完整地表達“一整段一整段”的意思了,她的母親非常高興。現在莉奇快5歲了,她已經能夠閱讀一些簡易的書籍了。

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珍妮蘭·赫特恩洛克認為,早期的語言運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語言對良好的智力發育很重要”。要求對語言的掌握能力遠遠超出了對詞彙的領會能力,僅會說幾個單詞是不夠的。在一項試驗中,赫特恩洛克和他的同事們發現,有相當數量的父母在孩子2歲的時候和他們交談,這對孩子掌握一定的詞彙有很大影響。

在另一項試驗中,赫特恩洛克和其他同事對兩組幼兒園的小孩子進行了數學能力的檢測。一組孩子來自於喪失了接受良好教育權利的家庭,在這項試驗的統計分析中,當計算在一大筆錢中加入幾枚銀幣或者從中取走幾枚這一類型的題時,來自不同社會等級的所有孩子都能正確的計算出新的數字。但當問題用詞語來表述時——“瑪麗有三個蘋果,她送給別人一個,她還剩幾個蘋果?”——受過教育的一組孩子做得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