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3 / 3)

“角色轉換法”,還可以用在數學、計算機等不同的科目裏,同時,除了上課的方式以外,還可以采取讓孩子出考題、改試卷、作業等方式。

讓孩子由學生變為老師,讓孩子教大人,這種學習方法使孩子一定感到新奇、有趣。同時這種做法有利於孩子自信心的形成,它給孩子創造了一個自我表現的機會,對形成孩子良好的個性也是有好處的。

●寓教於樂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玩。當家長將孩子的學習融入娛樂之中,必須會事半功倍。因為孩子在快樂的同時,最易於放開思維,吸取新東西。

寓教於樂,已成了一種學習的時尚,但有些家長還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合適的方式。傑克遜在這方麵是很有感觸的:

兒子怕寫作文。每次老師布置完作文題,他就愁眉苦臉、抓耳撓腮。

周末,兒子又坐在桌前發愁。傑克遜湊上前一看,才寫了一個作文題目:有趣的一件事。“這作文以前不是寫過嗎?”“是呀,可老師叫再寫一篇,不準再寫做實驗、做遊戲什麼的,選材要新。”傑克遜想了一會兒,說:“走,我們去玩。”

兒子聽了,一蹦三尺高:“咋玩法?”我翻出一根鋼絲條,底部有一個細小的鉤。將它在水泥地上磨亮,帶上蚯蚓,將魚簍往兒子身上一套,說:“走,鉤黃鱔去!包你過癮。”

來到鄰近的渠邊,父子倆開始找黃鱔洞。釣黃鱔是傑克遜小時候的拿手好戲,這麼多年了,怕已丟了功夫。出於安全考慮,傑克遜從未讓兒子一人去河邊渠邊玩過,所以這次釣黃鱔大大地吊起了他的胃口。他跑在前麵,左瞧右瞅,不停地驚叫。好容易找到了一個黃鱔洞,穿蚯蚓上鉤,將鉤伸進洞裏。傑克遜對蹲在一旁的兒子說:“釣黃鱔要有耐心。……看,它在咬鉤了,注意手順勢抖一下!……等它失去了警戒心,將鉤咬進了,就用力一抽。”說著,傑克遜使勁一抽鉤,一條黃鱔被甩出洞外。兒子又叫又跳。第二次,傑克遜將鉤交到兒子手上,他像模像樣地一抖、一抽,可是,怎麼也抽不出。我忙伸過手去,幫他拉。黃鱔終於被他們抽出來了。好大的一條!兒子的臉紅紅的,眼裏放著光——他太興奮了,是一種成功的喜悅!

傑克遜在兒子喜獲成功時,告訴他:“好,咱們今天的作文就‘玩’到這裏。”

當他看到兒子文采飛揚時,他認為孩子太需要大自然,太需要體驗生活了。其實,學習本身不是單一的可割離的東西。作為家長,該怎樣輔導孩子呢?

熱愛學習的孩子,首先是熱愛生活的。家長不妨多采取一些寓教於樂,寓樂於教的方式,讓孩子多元化地吸取新知識。

●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第一名,家庭、學校、社會過分強調競爭,用學習成績或考試分數對學生嚴加篩選,結果在最不應該出現等級排斥的教育係統內部導致了階層差異和排斥。

學業失敗,是一些學生必然麵臨的問題,他們可能會厭學,甚至因此而惡性循環。

其實,低分學生和高分學生一樣需要愛到尊重,得到父母的愛和信任以及熱情鼓勵。當家長從低分學生身上發現閃光點時,將會重新找回孩子的信心和求知欲。

每個家長都應當相信,學習成績不好並不是不可避免的。

麵對孩子的學業失敗現象,家長首先要本著尊重孩子相信孩子的態度,不能因孩子一時的失敗而妄加指責,使其妄自菲薄;而是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幫他找到“閃光點”,使他更有信心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