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什麼全優(3 / 3)

●考試保持卷麵整潔

如今,有不少考試都專門設有卷麵分。即使不設,一份書寫工整、沒有塗抹的試卷,總能給閱卷老師一個好的印象,老師給它打的分,很可能要比給那些字體潦草,塗抹得髒兮兮的試卷打的分要高。“那些交上整潔試卷的學生,”奧尼爾教授說,“實際上已向高分邁進了一步。它就像給客人端上一盤幹酪漢堡包。無論所端上來的幹酪漢堡包實際上多麼的好吃,但倘若服務員是用一個髒兮兮的盤子把它端上來的,你可能就不相信它會好吃。

●不懂就問

學生在課堂上聽老師講課時,不能一味地被動接受,要養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碰到自己聽不懂的地方,要敢於舉手提問。“如果我在課堂上對教師所講的某個要點不太理解,我就會請老師再解釋一下,”克裏斯托夫·坎貝爾說。課堂參與不僅僅是問幾個問題,它還能反映出學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

例如,米倫德裏在聽一場關於社會主義製度與資本主義製度的講座時,向老師提問說,為什麼中國既堅持社會主義製度,又發展市場經濟,而沒有發生前蘇聯所發生過的許多問題。“我不想隻死記硬背一些專為考試準備的內容,”米倫德裏說,“更好的成績來自於更好的理解。”

●組成學習小組

加州大學的尤裏·特雷斯曼教授所做的一項調查,表明了學生一塊兒學習的優勢所在。該大學大一的一個班是尤裏·特雷斯曼教授的調查對象之一。這個班中大多數都是美籍亞裔學生,另外還有少數的美國學生,他們考入加州大學時的學習成績都相差無幾。然而,在大一的期末考試中,美籍亞裔學生的成績卻遠遠好於美國學生。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尤裏·特雷斯曼教授經過認真調查,發現了其中的奧秘。原來,美籍亞裔學生經常在一塊兒學習,他們共同討論做家庭作業時碰到的難題,各自嚐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這些難題,隨後相解釋一下他們彼此的解決方法。

美國學生則獨自學習,把他們的大多時間都花在閱讀及重新閱讀課文上了;而且當他們碰到家庭作業中的難題時,一遍又一遍地用同一種方法去解決它們,哪怕這種方法根本行不通。尤裏·特雷斯曼教授基於他的這個發現,建議學校老師在教各個班的時候,把學生們郡劃分成一個個的學習小組。一旦他的這種建議得到采納,學生們的成績將會得到普遍提高。

●經常自我測驗

全優生多米尼加·羅曼把她認為在考試時可能會涉及的內容作為重點劃出來。隨後,她依據所劃出的這些重點,自己編了許多模擬試題,並在學校規定的正式考試開始之前,先做一下自己平時所編的模擬試題。“如果有的模擬試題我沒有做好,那麼我就會回過頭來,把相關的內容再複習一遍。”多米尼加·羅曼說。

專家們肯定了多米尼加·羅曼的自我測驗法。那些在學校規定的正式考試開始之前,進行自我測驗的學生,時常能在正式考試的試卷上發現許多同樣的試題,他們的考試成績比較優異自然也在情理之中。

●超額完成學習任務

如果克裏斯蒂·安德森的數學老師給她布置了5道作業題,那麼她會做上10道;如果世界史老師要求全班學生閱讀8頁,她則要閱讀12頁。“學習的一部分就是做練習,”克裏斯蒂·安德森說,“而且你做的練習越多,你學到的知識就越多。”

全優學生最為重要的成功“秘訣”,其實並不那麼神秘。對於幾乎所有的全優學生來說,在所取得的優異成績的背後,他們的父母功不可沒。從孩提時代開始,他們的父母就誘導他們熱愛學習。父母為他們製定了較高的目標,並且引導著他們順利實現這些目標。父母能夠在學習方麵給自己的孩子以鼓勵,但卻不能代勞。總而言之,父母讓他們牢記自己肩負的責任,而他們又深深感到責無旁貸,靠自己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