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隻重視結果
朱麗婭·費爾斯在密西西比州麥迪遜市的麥迪遜街道小學任教,她連續兩年被評為密西西比州優秀教師。弗爾斯班上有位學生在閱讀方麵一直都很用功。然而,這位學生在母親對他的進步仍不滿意,於是每天晚上都要讓他做大量的閱讀練習。
費爾斯得知這一情況之後,便找這位學生的母親談了談,希望她能夠給自己的兒子創造一種“無風險”的寬鬆學習環境。“我告訴她說,如果她能夠在不讓孩子感到任何壓力的情況下,使孩子愉快地做閱讀練習,讓孩子逐步培養起對語言的興趣,那麼用不了多久,她就能看到他在閱讀方麵投入更多精力,孩子的閱讀成績也將上一個新台階。”
通常情況下,家長們所看重的,隻是孩子學習的結果。“如果你的孩子在學校學習成績很好,但卻不能告訴你他或她是如何取得這一成績的,那麼我們就不能把他或她稱為是一位全麵發展、前途看好的學生。”弗爾斯說。
生物老師貝特·馬布裏建議說,當孩子們向家長求助時,家長應當給他們提供解答問題的金鑰匙,而不是親自幫他們解答問題。比如,當孩子差別你智利的首都都是什麼時,你不用馬上告訴他或她答案,而是對他或她說:“你覺得我們在哪兒能夠找到它呢?在詞典中查找?還是在互聯網上查找?”
“把孩子成績較差,視為一個應該與孩子談心的信號,”富勒說道“是什麼在阻礙著他或她學業上的進步?他或她需要一位家庭教師的單獨輔導嗎?還是他或她在學習上根本就沒下夠功夫?”
●期望孩子成功
瑪瓦·科林斯是一位大名鼎鼎的教育家,她創立了瑪瓦·科林斯預備學校,多年來,該校已經發展成為一所遠近聞名的、為學生上大學準備的私立中學。早在1959年,她在公立學校教學時,看到那兒有不少學生整天都是在混日子,家長對他們根本沒抱多少期望,於是便萌生了自己出資辦學的想法。她的這一想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沒過多久,以她的名字命名的一所私立中學就宣告成立。瑪瓦·科林斯的辦學宗旨,就是對學生抱有較高期望,讓學生都有前進的動力,人人都能在學業上取得較好成績。幾年下來,瑪瓦·科林斯預備學校的學生們所取得的成績,讓教育界的人士無不交口稱讚。她的二年級的學生們,就已開始學習索福克勒斯風格的悲劇、美國詩人朗費羅的抒情詩,以及有“帝國主義詩人”之稱的英國小說家、詩人吉卜林的作品;她的三年級的學生們,則開始學習拉丁文學、俄國作家、思想家托爾斯泰的長篇小說,以及英國詩人喬叟的詩集,而且該校還要求每位學生,把英國劇作家、詩人莎士比亞的作品作為課外讀物。
瑪瓦·科林斯(婚前名叫瑪瓦·內蒂斯)本人就是一個不負家長的殷切期望、積極進取、立誌成長的典型代表。她小時候,一家人都住在亞拉巴馬州,在她兒時的成長歲月裏,正值美經濟大蕭條時期,一家人生活都比較清苦。她的媽媽把改變命運的一切希望都寄托在年幼的瑪瓦·內蒂斯身上。每天早上,媽媽送她前去學校時,臨別都不忘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不要忘了!你是人蒂斯家的一位家庭成員,而且內蒂斯家的每一員都是成功者!”
“甚至在我上大學期間,媽媽總是給我寄的明信片上,開頭都不忘寫上那幾句話,“瑪瓦·科林斯回憶說,“那幾句話早已深深地印入我的腦海之中。而且直到今天,我的耳邊時常還回蕩著媽媽語重心長的囑托。”
瑪瓦·科林斯稱,她家長的高期望,使她有理由去努力學習,取得成功。“你參照一張密西西比州的地圖,是不能到達紐約州的。孩子們需要知道他們奮鬥的目標。他們的腦海中需要一張前進的地圖。”瑪瓦·科林斯說。
鼓勵孩子認真對待自己前途的一種方法,就是確立家庭目標。科林斯請她私立中學的每位學生家長,都把對自己孩子的殷切期望,寫在一份份的任務聲明上。然後,科林斯便把每位家長所寫的任務聲明在學校張貼出來。“家長們的寄語十分鼓舞人心,”科林斯說,“當你走進我們的校園後,便會感受到一種奮發向上、不負眾望的精神,與求真務實、積極進取的學風。”
作為瑪瓦·科林斯預備學校的一名老師,瑪瓦·科林斯也在自己的辦公室中,貼出了寫給自己的任務聲明:“不讓一個孩子拉下。我力爭讓差生轉變為優等生,讓優等生成為出類拔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