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遇到困難時,看看父母是否願意丟下自己的事情幫助你;當你病了或受傷時。父母是否非常關心和同情你。
●看看父母對你非常生氣時,是如何表現的。天下父母難免在某些時間對孩子非常生氣的,但如果他們經常甚至動輒對你發脾氣,那麼他們也許不是按照你需要的方式愛你的。
●看看父母是否喜歡擁抱你。
有些父母是天生的講故事能手,一旦掌握了講故事的原則,能隨時隨地編出有益的故事。但對於大多數父母來說,他們要把故事事先寫下來,然後讀給孩子們聽。編故事時,應該吸收孩子喜歡的圖書中的格式和語言。對較年幼的孩子們來說,你還可以畫些漫畫、創作電腦動畫,或拍些照片來為故事做插圖,孩子們會很高興參與進來。
故事主題可以與孩子可能正麵臨的問題類似,但不能完全相同。如果你用孩子的名字和實際情形編故事,那麼他就會變得非常煩躁憂慮,尤其是當他正麵臨一個較嚴重的問題時,更是如此。他會顯得煩躁不安,對故事失去興趣甚至厭惡。這樣,就會使你們倆都覺得沮喪。
相反,如果故事主人公與孩子相象,對孩子也就起到了隱喻的作用。
下麵便是一些例子,都是針對孩子們比較普遍遇到的問題而寫出來的。這是寫給6歲的安妮的一則故事:
巴裏的隔壁住著一隻小狗,一天到晚總是叫個不停。巴裏聽說這隻狗咬過幾個孩子,有一次甚至想吃一個嬰兒。於是,巴裏找來一本專門寫狗的書。了解狗的知識。有一天,他看到這隻小狗正和主人散步呢,便勇敢地上前拍了拍小狗。從主人那兒,巴裏明白了狗為什麼大叫,這是最讓大家頭疼的。巴裏還知道了,當碰到狗騷擾時該做些什麼。
當一場颶風嚴重地毀壞了格爾的家,他們不得不搬家時,下麵的故事給這位4歲男孩帶來一些安慰:
羅弗是一隻小狗,居住在佛羅裏達州南部,那兒時常會遭到颶風侵襲。有一次,羅弗的小窩也被颶風吹跑了,他不得不住到避難所裏。在這裏,羅弗遇到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小狗,他總是喜歡和其他小狗共同啃骨頭,在操場上奔跑玩耍。幾個星期以後。羅弗的主人搬進了新家,有了個新狗舍。羅弗真不願意離開避難所的朋友們,但想到到了新家以後還能交上新朋友,便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下麵是寫給娜塔莉婭的故事,她11歲,比較胖,經常因此遭到同伴們的嘲笑。
海倫·凱勒、斯蒂夫·旺德和雷·查爾斯都要去紐約,他們在一個汽車站相遇了。三人聊了起來,討論一旦瞎了或與別人不一樣時會怎麼樣。他們相互談到了過去的不幸,介紹自己是如何闖過難關的。他們談得如此專心熱烈以致錯過了一班汽車。當下一班汽車靠站時,他們一齊高興地登了上去,他們知道,自己已經把對方當成朋友了。
講故事的辦法主要用在3—10歲的孩子身上,這時他們喜歡聽人講或讀故事。父母們在編寫和閱讀故事時,應該創造出一個和諧的環境。如何創造呢?斯特萊洪是這樣建議的:
●選擇孩子興趣範圍內的故事;
●選擇孩子不容易分散注意力的時間;
●充滿戲劇色彩地、熱情洋溢地朗讀故事;
●鼓勵孩子打斷你,進行評論或提問;
●閱讀時頻繁與孩子進行眼光接觸;
●讓這段時間使你們雙方都感到滿足,而不能當成任務完成;
●鼓勵年幼的孩子與你靠得很近;
●讓孩子設想故事的結局、以幫助培養他們的推理能力;
●故事結尾時,要用讚賞的語氣。
你自己編的故事對孩子是最有效的。如果你不喜歡自己去編,那麼市場上也有越來越多的讀本,涉及恐懼、離婚、父母一方生病等等。內容廣泛全麵,對孩子很有用。學校和圖書館都有這方麵的書籍、父母們可以去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