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會自己想
談到人的建樹,最引人注目的是成功人士大多有極具個性的思想,有獨立思考與判斷的能力。在鼓勵孩子獨立思考方麵,父母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最簡單的就是傾聽孩子敘述自己的想法。盡管孩子的想法常常是天真、幼稚甚至可笑的,但我們一定要按捺住想糾正他的願望,抓住他談話中任何有趣的、有道理的論點,鼓勵他深入“闡述”,使他嚐到思考的樂趣,增強自我探索的信心。
獨立的思考需要創造性,而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一個有效方法是鼓勵孩子編故事,並把它記錄下來。《如何更聰明》這本有關孩子智力發展的書中,作者——美國著名兒童智力發展研究專家——簡·海麗特別推崇這一方法,她認為,這樣做對孩子不僅是一個語言訓練,更重要的是幫助孩子運用自己的想像與推理能力,得到出人意料的結論。具體的作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命題,告訴他你要給他做秘書,然後完全按照他的語言記錄下來,不要加以修飾。這種實踐是一個充滿趣味的過程,孩子們會非常愉快地想到“原來我還會進行創造,而且創造出這樣有趣的‘思想’來”。這種對創造,對思考的熱愛,會使孩子終生受益。一些很有名的發明,就來自於發明家幼年時異想天開的想像。
心理學家特別提出表演對增強人的自信與自在能力的作用。尤其對於生性比較靦腆,羞於出頭露麵的人,參加一些業餘的表演訓練甚至出場演出,為他們增強自信提供了很好的機會,在演繹戲中人物的同時,探索自己的內心情感與思想,鍛煉表達自己的能力,並有勇氣站到舞台上,麵對眾人。
這樣的鍛煉機會是不多的,也是必要的。也許正因為有這樣的理論做基礎,在美國許多好的學校都有表演課,社區中也設立各類表演課程,供學生課餘參加。去年,我送女兒去美國一家夏令營,這隻是一家很普通的夏令營。但它的活動內容十分有趣。其中一項最令我女兒感興趣的就是表演課。她通過一些簡單的表演技巧,訓練孩子對自我表現的興趣和信心,表演者在不嚴格的舞台規範中,盡情抒發自己的感受,在人物中,加入想像和創造,既有娛樂,又為孩子們創造了課堂上所不能獲得的學習機會。
看到一篇報道,提到有一個培養未來明星的“明星學校”人滿為患,許多孩子懷著對明星生涯的美麗憧憬,“忘我”地苦練基本功。文內所提課程,與我想像的有相似之處,隻是我毫無意向在孩子尚年幼之時,將她推向“明星”夢的世界,而且在孩子成熟之後,也不希望她以當“明星”或其他的什麼“星”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倒並非故作清高或信心不足,隻認為這樣鼓勵孩子太不負責任。不過真的希望在國內,能找到適合的教師與教程提供給孩子,給他們進行表演訓練,目的在於培養基本表達能力和自信,而非以名星為幻想。